印度–花物語
雖然已是2月時分了,印度陽光依然燦爛奪目。
面向太陽,明朗伸展身姿的花兒們,神采奕奕。
從泰國來到新德里,已是第10天了。連日來,行程排得滿滿的。
是日,正是要出席「非暴力德里會議」的日子。
該會議基於發揚非暴力的印度精神,在傳送全世界的宏願
下,而成立的文化團體。
「非暴力」乃「慈悲」的別名。
◆
在此印度,釋尊曾說過。
「只要活下去就能生存之物,一定要幸輻呀!眼睛看得見、
看不見之物、居於遠處、居於近處者,所有的現存生物,所
有擬出生之物,一切活下去就能生存的,都能夠幸福呀!」
◆
「能愛惜生命之人」就是「能愛花之人」。
釋尊應該也是這樣的人吧!早期的佛典中,多有花的譬喻說法。
「無法信守自己諾言的人,就像是一朵『眼中看來雖是美
麗,卻毫無任何香氣的花朵般』。外表雖富麗多姿,內心
卻空洞不已。」
「能信守自己諾言的人,就像是『眼裡看來美麗萬分,香氣
遠馥的花朵般』。真是名符其實」。
「就像是裝飾著色彩繽紛的花朵般,人的生活中,要製造出
多采的善行花束!」
◆
這天剛好是1992年2月15日,也是釋尊入滅之日。
入滅當時,「沙羅雙樹」開滿了花朵,層層朵朵地疊鋪於釋尊身上。
釋尊誕生之際,上天還降下歡喜的「曼陀羅華」。
釋尊在涅藍迦拉河沐浴時,由於歷經激烈的修行,無力上
得岸迸。此時,據說岸旁的花樹很善解人意的伸出枝材來,
幫助釋尊起身。
佛教中,多充滿了美麗花朵裝飾的故事。
◆
我的友人,夏威夷大學查貝爾博士曾對我說:「南無妙法
蓮華經正是冠以花卉名稱的經典。同時,也常提及自然。21
世紀正是人類重返與自然親密的世紀,法華經具有極大的意義。」
「還有日蓮大聖人的名號,蓮華。不也來自是花與太陽
嗎。也正是『花』與『讓花綻放的力量』」。
佛教的法華經正是為了「讓生命開花」的經典呀。
◆
「花」到底何時出現在地球上的?
據說是在一億五千萬年前,恐龍君臨大地之時。
但是,花兒大量暴增卻是在恐龍滅亡之時。約為6500萬年
前。此時,昆蟲的種類日益增多,開始造訪花朵。花也接受
了昆蟲,以便授粉,漸次進化為色彩繽紛、香氣馥郁、清甜
花蜜的花朵。
因此,一朵小花都蘊含著一億年以上努力經營的心血。
◆
冰凍世界的西伯利亞也會開著花。
「經年不下雨的沙漠」也能開出花朵。
日本即使歷經戰火洗禮的焦原大地,一片荒蕪的都會裡,也
會在瓦礫的小縫中,看到在的燦爛容顏。
◆
該如何做,才能超越?該如何做,才能綻放像自己的花朵,又該如何
做,才能將生命傳遞至下一世代?
為了讓少少的花粉飛得更遠,也會有像就要像大砲一
樣,氣勢磅磚的四處飛揚的花朵。
西洋海西芭蜜花,一年內飄揚於風中的花粉數,總有5億多的顆粒。
看來楚楚動人,優雅萬分的花朵,乃是「堅持」的精華所
在。從出生以來,從不放棄任何一次戰鬥,所以才能綻放至今。
一朵花。
一朵花中,有著「一億五千萬年的堅持」信念,而徐徐綻放著。
◆
1961年我初訪印度,當時尚未有妙法之友。但是,我深深
決意,「佛法西遼的歷史,必從此而起。一定要在此開始!」
散播下一個個種子,育其苗,耕其地,創造各種時機。
因此現在,從全印度的大地開始湧現出幾千幾萬名「寶華」的人們。
花是「堅持」「忍耐」的象徵。
花是「冬必為春」的象徵。
花也是綻放個性的「文化」象徵。
花也是愛惜生命的「和平」象徵。
花也是「這個世界真美!」的象徵。
花是「生存愉悅」的象徵。
花是「勝利」的象徵。
◆
真實的佛教。乃是以各色花朵裝飾的世界。
所以身為佛法者的我祈願著:讓所有的人都能綻放出
「勝利的花朵」!
百花朵、千朵花、萬朵花、億朵花、無數的花朵…。
極目所極處,處處廣布著勝利、勝利、勝利的「人類花朵」園地!
◆
翌日的2月16日是「日蓮大聖人的誕辰」日子。
「月氏國」的代表們,來自都市、來自村莊、以輕快的步
履,欣喜前來,就在花朵的笑顏中,到達印度文化會館。
1993年在香港舉辦池田SGI會長的攝影展。香港澳門攝影
協會會長關超然說:「我的一位攝影家友人普說過,『唯有
感情豐沛的人,才能拍出感性豐富的作品』。
我想,池田先生在取材拍攝對象時,一定是充滿著深摯的
感情,然後再按下快門的一剎那間,正是感情全然注入之
時。他的攝影,正是反映出對自然與和平的深摯情感。」
(編輯自2000年6月4聖教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