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安地斯山脈
攀登!
再攀登!
無論身處何方,都要去攀登!
這就是「生存」的意義。
有生之年,一定會遇到群山萬壑的時候,這時也一定要
去超越。如果不去超越,那麼「死亡」就會伺機而動。
◆
這天,即使攀越、再攀越,無垠無際的安地斯山脈依然聳
立於前。好像是山岩構成的海浪般。
高山萬壑頂端的萬年積雪,就如同波濤股綿延不斷。遠眺
四方,群山聳立。
遠方天際間,分不出到底是白雲還是高聳銀嶺。
◆
巴拉圭飛往智利的旅程,行程約需4小時,可是感覺上好
像有一大半時間,都花在飛越安地斯山脈的上空中。
山脈從南美大陸的北方直向南蜿蜓而去,全長為1萬公
里。長度約可「繞行地球的1/4周」。
「多麼壯闊!如同堅守地球能源的巨大紀念碑般!宏偉、壯
麗,值得致敬!」
◆
1993年2月23日,仍然繼續著長程的旅途。
1月下旬,就開始了縱貫南北美洲之旅。
從洛杉磯出發,途經邁阿密、南美的哥倫比亞,再穿越
赤道,前往巴西。然後再飛往阿根廷.巴拉圭、智利,然後再
折返巴西,最後再前往舊金山,57天的行程,相當緊湊。
共計巡迥6國、9個都市,約45000公里的旅程,已經超過繞
行地球一周了。
◆
擬前往的智利,是我第50個訪問的國度。
32歲出國訪問夏威夷以來,就覺悟到,這就是自己的使命。
「征服全世界吧!」
胸懷恩師的期許,義無反顧的勇往直前。
那是個沒有金錢支援、更無翻譯的協助下展開的海外之
行,更顯得困雜重重。
毫無預期的障礙卻依然橫在眼前。也曾遇過無法入境的情
況。在政府的監視下,無法成行,也曾多次遇到狙擊,危及
生命的時刻。
但攀越「21世紀的和平之山」是我們的目標,絕不容退卻。
只能前進,絕不能後退。如果止步不前,就會遇到難,更容
易敗北。
恩師也說:「能實現人類的幸福與和平,才是佛法的真髓。」
為了友好關係,也前往中國、蘇聯。但相對的,學會在
日本卻被冠以反動、謀反的名號,受到不當的彈壓,也受到
國內外的嚴厲批判。
腹背受敵外,強敵又在前。四面楚歌,孤立無援。
但在這麼艱困的情況下,還是得踏出前進步伐。所以更要
一步、再一步的前進。唯有堅持才能開創活路。
◆
不去攀登「峻嶺」,就沒有勞苦,不去堅持,就不曾遭到強
勁風勢。但是——。
智利的聖地牙哥,已近在眼前。
不知何時,夕陽西下,巍峨群壑上的雪層,映照在晚霞長空下。
舉目所及,只見下弦月及金呈高掛長空。
我不禁吟哦起和歌來。
莊嚴的
金色光芒映照下的白雲
攀越安地斯
我已然勝利
◆
當時的智利,也剛攀越過大山。剛推翻17年的軍事政榷。
軍政府的掌權者恣意而行。流經首都圈的馬波丘河,一連
數日,屍陳遍野。
智利SGI吉連理事長的住家,也遭到機關槍掃射,二樓
呈蜂槽狀。由於夫婦當時正在一樓,故躲過一劫。
◆
滅除時代黑暗面的,正是民眾的怒吼。即使壓制希望、遭
到彈壓、亂棒的擊打,也都無法屈服民眾。民眾依然堅拒,
高聲吼出:「不!」
而最先吼出「不!」的,是艾維總統。繼與他在東京會面
後,又在智利相逢。智利總統微笑的起身歡迎,說道:「終
於又見面了!歡迎聲中,可以感受到總統全身散發出氣魄。
◆
「通往自由的路,是遙遠的」。當攀登勝利的最頂端
時,不知總統看到了什麼。
我這麼想著。從這山望至那山頭時,「還有群山等著我攀
登」,「好!我們就再次出發吧!」
山的那一頭還有山。每超越蜂頂,人就變得偉大,就像安
地斯山脈般。
所謂的信仰、高貴的人生,都是去超越自己所構築的
「山」,以自己的力量超越,就可以享受到超越的喜樂,那就
是人生存的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馮其庸說:「看到池田先生的攝影
時,會有種世界已然融合的協調感,有種聆聽貝多芬的『田
國交孚曲』的錯覺」。
「在鑑賞池田先生從飛機上所拍攝的雲彩、或是旭日時,會
覺得他所握的是一枝畫筆而不是相機,如此強勁有力。也就
是說,先生把世界的壯觀、華麗、色彩–的記錄下來了!」
(編輯自2000年1月23日聖教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