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亞青年
走在古老的石板道上。
從磨損不堪的石板縫中,彷彿可聽見曾經行走於此的
人們內心發出的吶喊聲。
這是一條曾由無數汗水、血淚所交織成的漫長路徑。那種
薄暮般的傷感、抗拒的沈重感,直透心底。
一進保加利亞古都普羅布迪夫,就好像走入歷史的塵封
中。歷史中也充滿了青年的熱力。
訴說著「往事」的石板道,也有著「未來」青年的身影。在交
錯恍憾間,不禁按下快門。
我在1981年受邀訪問當地,如今都已經過了將近20年了,
當國卻依然奉行社會主義。
五月時節,色彩繽紛的薔薇花綻放著,謳歌著青春。
從首都蘇菲亞出發,約2小時的車程。疾馳於綠草如茵的
「托拉吉亞平原」,到達普羅布迪夫已經是午後1時許。這個
擁有6000年歷史的古老街道,還與日本岡山締結為姊妹市。
受到市長的招待,邊用餐還邊談論托拉吉亞的久遠歷史。
亞歷山大大帝之父菲力波斯二世征服該國後,將此地命名
為「菲力波斯之都」。
羅馬人因該市的地形,而將此街道命名為「三岡」。
我等一行,也巡訪了羅馬帝國時期的圓形劇院遺址,以及
拜占庭時期的城牆遺跡。
一登上「解放者之岡」,滿眼盈綠,讓人想起了仙台的「青
葉城」。岡頂還立著他們紀念從鄂圖曼土耳其獨立的紀念像。
保加利亞曾被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500年,受到嚴苛的
壓制及奴役。征服者恣意進行不斷的傷害、搜捕、殺人、劫
富、擄掠婦女、焚毀家園。
最悲慘的時候,還曾徵收3/4的收成,還有比這更慘的事嗎?
緩步行走於岡上舊市街。
蜿蜒不斷,層層疊疊的屋頂,有著突出窗台約二樓建
築。大多數的建築都是在「保加利亞復興時期」建造的,那
是個民族主義高漲的18、19世紀的年代。
在這歷史建築中,該市少年合唱團為我們演唱。他們全身
上下穿著深咖啡色的大禮服,還別個白色領結,十分可愛。
澄澈透明、清亮無比的天使之聲,會帶領人的心思,飄向
心靈故鄉「山間國度的保加利亞」。也向飄母親們休憩的綠
蔭下、牧羊人的笛聲、山間樹木的精靈、森林中的花草、還
有一望無際的薔薇花谷。
他們演唱了二首保加利亞的民謠及一首俄國民謠,也演唱
了日語歌曲。日本草津節「熱泉中還開著花」歌曲。「chouna
Chouna」的吆喝聲,因發音的關係,而唱成 「chena
Chena」,更讓人覺得童趣十足。
500年來,雖然長空下陰霾深鎖,人們還是不忘歌舞。
舊市街的狹小巷道,如同迷宮。按說是為了方便「革命家
逃跑」才造的。
保加利亞的國徽為「金黃的獅子J。但是,巴爾幹半島的
獅子,在忍受長久的壓制後,似乎漸漸的屈服了,然後就變
成軟弱的羊群,從一開始就放棄,也忘卻了祖先的榮光,習
慣於屈辱…。
「一頭羊往前走,其他羊就會跟隨。您是否曾從羊群中拉走
一頭羊?很簡單碼?不、相當困雞。這該怎麼說呢?其實,
正是被奴化的痛苦。」(安東.頓杰夫著『別離之時』、松永綠彌譯)。
但是,深刻於大地的「獅魂」尚存。一旦時機來臨時,獅子
也會奮起。其中,一名叫瓦西魯.列夫斯基的率直青年,以
相當淺顯的話語告訴民眾,並與農民舉行座談會。
有人問他:「保加利亞獨立後,誰來當皇帝?」
他說:「我們與征服者作戰,並不是為了求得皇位。我
們根本不需要皇帝,我們要的是自由、是人的平等!」
「那…那你要當什麼呢?」
「我不需要任何地位。當祖國獨立後,我還會到那些受到迫
害的地方去,然後與他們共戰!」
不要名位,只為民眾當戰!與民眾同在,與民眾同苦、同
樂,奮戰、再奮戰,與民眾共進退。其他我什麼都不要!
何等高潔的青年魂魄!
之後,列夫斯基因受到卑鄙的密告而遭官方逮捕,於1873
年春,被送上斷頭台。一道光芒,條忽而逝。享年短短的36
牢時光。壽命雖短,但這位「為民眾而死的苦難者,精神一
定長存人心。」
殉難之人,永存人心,在青年們的生命中,點燃起火苗。
他死後3年,各地風起雲湧。「我們不願再當羊群了!」
想前進戰場,卻缺乏武器,便砍伐櫻木,做成大砲。青
年抱著必死的決心,與戀人訣別:「我的心交給了妳,但
我的性命將獻給祖國。」
結果,因內奸通敵而功敗垂成。但是,鄂圖曼帝國的
殘忍報復行動,卻引起世界公憤,經過俄國與鄂圖曼
帝國的交戰後,保加利亞終於取得勝利。
「權力雖強勢,但卻不長存。」正如保加利亞的俗語所
說的。「一個青年能抱持必死決心,革命必成。」正如吾師
所說的。
到訪8年後,東歐社會主義制度瓦解。
1992年,飛抵土耳其,只見鄰國保加利亞人背負著大量物
品,來到土耳其販賣。
民眾依然挺立如昔。權力的交替、帝國的滅亡、名人已
逝,不再為人所記憶…但是,民眾依然繼續的活下去。
支撐生坐不息的民眾的,正是青年。青年能真正站出來的
話,就會形成導火線,點燃起民眾的勇氣。
青年漫步於巷道的一頭,看得到天空。
「行於此道」,長空在望。
青年正邁向長空。
1992年,保加利亞首都蘇菲亞舉行名售會長的攝影展。國
立文化宮殿多爾梅夫館長談到:「池田博士,擁有世界與
人之間內在的『永恆美學』『移動美學』的優越才能。」
外交部國際文化政策局斯特羅巴局長表示:「觀賞池田先
生的作品,如同沐浴在『真實、哲學、期待』的感受中。
所有作品都包容了思想、喜悅、樂觀,及富有精神性。」
(編輯自2000年4月16日聖教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