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的天空
朵朵雲彩群湧而起,如白色帆船艦隊,堂堂浮上藍大。遠
處的加勒比海一望無垠。
從140公尺高處望去,哈瓦那的街景盡收眼底。
◆
在古巴的「獨立使者」馬蒂紀念塔的展望室。我們向馬蒂塑
像獻花後,搭乘電梯接受招待。市景一覽無遺。
哈魯特文化部長微笑說:要拍照的請儘量拍!
聽來像是古巴的自信。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您的。
因為塔的周圍是國家的核心區。有國防部、內政部,也有
通信部和黨本部。紀念塔巍然聳立在哈瓦那市中央–革命廣場。
◆
這是1996年6月25日。天氣非常炎熱。加勒比海艷陽高
照。獻花時,從大理石塑像反射出的陽光,遍灑廣場。年初
剛完工的「馬蒂紀念館」位在塔的地下。
我們參觀了遺物。馬蒂去世已有百年。但,正如他所吶喊
的:「我肉體雖死,思想猶存」,倘仍活著,活在人民的心中。
因此,惠列爾.卡斯楚議長說:「與敵人的戰鬥若需花上
百年,我們就要戰鬥百年。而我們已戰鬥了百年以上。」
馬蒂吟詠:「我的末來如木炭火光。為了照亮四周,我將
燃盡自己。我的戰鬥永無休止的一天。」
為戰而生,為戰而死。為了從西班牙獲得獨立。為了讓北
方巨人–合眾國承認古巴的「自由」與「對等關係」。
◆
「縱然民眾已疲憊不堪,卻仍有不氣餒的人,也有比民眾早
展開戰鬥的人。」
馬蒂的一生正如自己所說的這句話。古巴亦如馬蒂一樣,
為活下去而持續著苦鬥。
訪問之際,我的苦境也幾乎陷入谷底。
1959年的革命以來,古巴持續幾十年受到美國的經濟封
鎖。所仰賴的蘇聯也崩潰,經濟一落千丈。這時候,「打壓
古巴」的行動趁勢而起。另一方面,反卡斯楚的宣傳也如火
如荼地展開。
正因為這樣,我才決定「到古巴去!」
◆
從展望室可俯瞰革命宮殿的磚色屋頂。
那天晚上,我和卡楚議長交談。188公分的魁梧身高,散
發出男子漢大丈夫的氣概。平易近人,任何國民也能輕易喊
出「卡斯楚!」
這位過去的青年鬥士,如今即將進入70歲,他的鬢髮斑白。
「徹底奮戰過來了!」我感慨良深而如此地說。然後與議長
兩人仔細談論未來。
議長雖然年長,也決不說出「疲倦」兩個字。「一旦為革命
奮起,即使只是說出一句喪氣話,也是違背了自己的主義主
張」,這是他的信念。
我一方面對他的姿態表示敬意,也率直地說出有關議長的
後繼者、世界裁軍、世界有識之士推崇議長對美的抗爭,以
及與日本的交流等等。
◆
我是佛法信徒,佛法信徒不反美,也不反古巴。只希望當
地的民眾過得幸福。倘若大家對「和平」有所共識,我相信不
論對方是誰,都能締結友情。
找也對議長說:「政治是以民眾幸福為目的之『技術』,社
會主義不過是『手段』而已。就像飛機跑道一樣。飛機起飛
後,有時也曾遇到意外的亂流。必須採取對策,將民眾載
送到目的地。此時需要的是理想與彌補現實的智慧,而不是
技術吧!」
談話時而嚴肅,時而和諧,但始終充滿友情。議長擁有一
顆相信友情的心。能獲得他的盛情接待,讓我受寵若驚。
◆
從塔的展覽室望去,一片綠意盎然,那是革命宮殿屋頂那
邊的樹林。再過去,有農場。是國有土地由民間利用,採取
「競爭原理」的農場。時代著實在改變。
如何貫徹一面發展經濟,一面「和最貧窮的人們同甘共苦」
這個革命的人道主義呢?能不受來勢凶凶、籠罩地球的拜金
主義所毒害,而實現「心物皆豐裕的社會」嗎?
革命的結果,教育與醫療全都免費,識字率幾乎百分之
百,平均壽命也與先進國家並駕齊驅。物質的豐裕比什麼都
不可測,高貴的理想主義就在此國。
只是以經濟面來看、來批評這樣的國家時,此人並非在訴
說古巴的真質,而是在暴露自己膚淺的人觀而已。這樣說也
不過份。
「『人』就是找出惡之根源、懷抱為他人不惜性命的精神,
而向此惡之根源突擊的人。如此的榮耀,在利己主義者是不
曾了解的」(馬蒂)。
◆
滿懷自豪的國家!
許多人昂然挺胸說:「人生並非只是為了錢而已。」
其豪邁多麼與南國的青天相匹配呀!
南美烏拉圭的攝影詩人阿魯夫列度、特斯托尼先生談到:
「池田先生透過攝影,對於人類的不全–即戰爭、自私、暴
力、野蠻,指出因應之道。他說:『有體會幸福的道路』、
『睜開眼睛好好地看』」。
「人要作為人生存下去,除了開拓精神以外無他,池田先生
的攝影將這一點告訴我們。」
(編譯自1999年7月4日聖教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