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都–斯德哥爾摩
斯德哥爾摩已是「白夜」的季節,每天日照達20小時。
被天空的明亮矇騙,待發覺時,已是晚上9點、10點。從
北方天空照射過來的微弱陽光,讓街道、人物呈現清新、
透明的感覺。
◆
人們珍惜短夏,在公園拚命享受日光浴。父親帶著跚跚學
步的孩子在溜躂。
舊市街的窄巷裡,有老年人拿出桌椅,圍座談笑著。感覺
街上的每個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在享受著人生。
◆
剛好是10年前(1989年)的6月,我從英國飛到瑞典。
首都斯德哥爾摩有「北歐威尼斯」之稱。它是 「水上都
市」。港口深入市中心。
14座島嶼以橋連繫,水路縱橫交錯。其水清澈無比,幾乎
可以在市區內游泳、垂釣。有森林,有湖泊。連空氣都像滲
入針葉樹般芬芳,清新無比。
◆
我到王宮向古斯塔夫國王伉儷致敬。他們夫妻倆平易近
人;國王為環境保護、王妃則為殘障者的福利而行動不懈。
王妃是1972年慕尼黑奧運的西德翻譯人員。當時還是皇太
子的國王,對她一見鍾情,這場「奧運之戀」舉世皆知,傳為
美談。
王妃告訴我:「剛到瑞典時,在街上看到好多殘障者。
心想為何會這樣?事實上,並非殘障者多,而是像電影院、
洗手間等,都有齊全的殘障者專用設備,所以殘障者能夠融
入社會,和大家一起生活。」
殘障專門用語好像很「常態化」,例如「不論有任何障礙,
都擁有和大家一起過日常生活之權利」。
不斷改良設備,讓高齡者、身障者或有精神障礙的人,都
能一起生活。「不論是誰,都有某項課題。所以絕對不是缺
點,也不用內疚。」這麼體貼人民的國家,它就是瑞典。瑞
典當局一向都以「對人來說,什麼是幸福?」作為考量,不
斷的改良社會。
瑞典是大膽朝著未知出航的維京人子孫,總是作為人類進
步的先鋒。將近200年,沒有戰爭。
◆
在斯德哥爾摩的起源上有個傳說,內容類似日本的羽衣傳說。
有一次,一位漁夫來此。因為此地的魚產豐富,不知不覺
漁夫捕到很晚。半夜裡,月亮高掛。可看到黑色點點在水潮
中穿梭,仔細一看,原來是一群海豹。不一會兒,這群海豹
變成無比美麗的少女。是傳說中的「海少女」。少女們快樂地
跳著舞時,漁夫趁機把其中的一件海豹皮藏起來。少女們想
「回家」而來到岸邊,有位少女總是找不到她的皮。
漁夫將啜泣不已的少女帶回家中。漁夫的母親也非常善待
她。住下不久,少女即變得快樂起來,也答應和漁夫結婚。
為舉行婚禮,他們乘船出門,來到漁夫和少女初次相遇
的地點附近時,漁夫露出笑容,不經意地說出海豹皮的事來。
「咦?什麼事?」少女好像已忘得一乾二淨。「不是在做夢吧!」
漁夫為了証明所言不虛,從石下取出藏匿的皮。新娘突然
拿起皮,由頭套上,轉瞬間就游走了,怎麼追也追不上。
漁夫因過於悲傷,頹喪地將長茅遠遠地丟過去,不料長茅
卻擊中少女。可憐少女與痛苦聲一起消失在水中。
一再等待,還是沒有歸來。漁夫發覺附近的水閃耀著柔和
的波光。和著少女血液的海水,一沖洗岸邊的花朵,花就
盛開、飄香。從此,到岸邊參觀的人,無不深深被吸引而心
生憧憬。這裡就成了今日的斯德哥爾摩。
◆
在「尼魯斯的不可思議之旅」一書中,將這段故事流傳下來
的歇魯馬.拉列魯連,也是腿部殘障者,卻以文學之翼振翅
遨翔。她說:「只是以心想著美好事物的人,不能說是『在
盼望春天』。必須用手抓起從雪的下方最早出現的泥土,親
吻它,並用蔓麻葉扎刺自己的肌膚,去感受火燒般的痛苦!」
北歐的冬天漫長、酷寒。在這當中,人們期待春天,用自
己的雙手,培育出掌握「春天」的堅強意志。
「只要做,就做得到。人生、社會都能改變。不要再說命
運,不要再說沒有辦法。」斯德哥爾摩的6月是紫丁香盛
開的季節。好多好多的紫色花冠,在淺藍色的天空下顯得格
外優雅。
紫丁香的葉片呈心形。北國之都被無數溫暖、堅強的「心」
層層環繞。
名譽會長訪問瑞典之際,「與大自然的對話」攝影展正在
斯德哥爾摩的國立東洋美術館舉辦。
開幕儀式中,該館的比魯金館長談到:「配合每日隨時變
化的韻律和天空景象而變遷的日本四季,池田先生品賞其中
所呈現的大自然之美的能力,是日本人獨有的。
連在日本以外所拍攝的作品,都能在透過日本一流攝影
家池田先生的眼光所拍出的影象中,明顯看出捕捉瞬息萬變
的大自然之美的感受性與天賦才華」。
(編譯自1999年6月27日聖教新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