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的概要

From InfoSoka

(修訂版本間差異)
04:22 2006年六月13日的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法華經的概要(下)
← Go to previous diff
當前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第1行: 第1行:
-===法華經的概要(上)=== 
-''現在已經了解到法華經是說示「萬人成佛」的根本經典。那麼,法華經的內容是怎麼說的?'' 
- 
-法華經是由二十八品所構成,例如方便品第二的「品」,以現代來說,是「章」的意思。 
- 
-''也就是說,法華經是曲二十八章構成的囉!'' 
- 
-是的。進一步來了解法華經的概要吧! 
- 
-首先,法華經的序品第一裡提到,有一萬二千名聲聞、八萬名菩薩,以及多達數十萬的人,聚集在印度的靈驚山。此時,天空降下繽紛花朵,大地震動,釋尊眉間綻放光芒。 
- 
-''那麼龐大的人數啊!但是,法華經所說的內容,聽起來像是超乎現實的「童話」呢!'' 
- 
-以現實來看。為聽聞釋尊的說法。要在山上聚集這麼多的人,並一起生活好幾年。是不可能的。然而。法華經所描述的並非脫離現實的虛構情節。 
- 
-戶田第二代會長曾說明:「所聚集的數十萬人,是指釋尊己心的聲聞。釋尊己心的菩薩。」他所說的「己心」是指「自已的心」。也就是自己的生命。 
- 
-法華經可說是佛將其自身所悟得的內心世界,以戲劇化的表現方式呈現。就這層意義來說,法華經的經文內容。全都是在表達生命的深奧真理。 
- 
-''真是不同凡響啊…'' 
- 
-接著,釋尊從方便品第二開始說法。方便品是法華經前半教法的核心。 方便品中明示,所有佛說法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萬人的「成佛」。 
- 
-在方便品「諸法實相」的教法闡明,「所有的人都是佛」。 
- 
-法華經以外的諸經,是針對聲聞、緣覺、菩薩的各種教法,並非佛的本意,含眾生朝向成佛之道的唯一教法,稱作「一乘」,才是佛的其意。 
- 
-「一乘」是「唯一的乘坐物」之意,而「乘坐物」是比喻「教法」。具體而言。法華經正是成佛的唯一教法「一乘(-佛乘)」。由於述說了此一乘的教法,使拯救一切眾生的理論基礎得以完成。 
- 
-''於此再次了解到法華經是救濟萬人的偉大經典啊!'' 
- 
-法華經從方便品第二到人記品第九。都是為述說此一乘教法的佛教法理。進而釋尊對這些以舍利弗為首,齊聚於靈鶯山的弟子們明言,未來他們必定成佛。 
- 
-事實上。釋尊的教導方式極為巧妙。首先,說示真理之法後。舍利弗即獲得領悟。接著,對於未能理解的人以譬喻的方式再加以說明。最後,明示了這些弟子們與釋尊間的師弟關係,並不只是在今世,而是早在過去世就已經結緣(因緣j。 
- 
-因此,在法華經以外的經典被否定成佛的「聲聞、緣覺二呆)」得以成佛,是法華經前半教法的主軸。 
- 
-''二乘成佛的教法繼,接著談到什麼?'' 
- 
-接下來,可說是進入法華經其正的主題,旨在述說如何救濟未來的民眾。 
- 
-在法師品第十中,釋尊勸說這些菩薩們在佛滅後弘揚法華經,並開導他們雖然會遭受到比釋尊在世時更大的非難、中傷,但仍要忍耐弘通開敢萬人成佛之道的法華經。 
- 
-寶塔品第十一時,裝飾著種種寶物的巨塔從大地湧現,場面為之改觀。 
- 
-這個寶塔的高度約相當於地球直徑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 
-今人吃驚的還不僅如此,此時從塔內大聲地傳出「善哉1。善哉!」的軌單首,出聲的是多寶如來。是為證明釋尊所說的皆是其實。 
- 
-''好像是作客的佛呢!'' 
- 
-在場的聽眾都想看到這個多寶如來。為了整備可以容納從所有世界,即全宇宙齊集而來的諸佛之「舞台」,釋尊清靜了國土,喚來無數諸佛,打開寶塔之門,進入塔中與多寶如來並坐。接著,聽眾們也被引導至空中,開始在虛空說法。 
- 
-在空中的說法即是虛空會。 
- 
-在虛空會裡,以誰在釋尊入滅後。尤其是末法之時弘揚法華經的使命為主題,舉行了託付這個使命給其實弟于的儀式。 
- 
-寶塔品強調,在佛滅後的惡世述說法華經是件難上加難的事。舉例而言。背著乾草進入大火中。也不會燃燒等九件一般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與佛滅後弘適法華經等六件事比起來。還算是容易的事。(請參考六難九易法理) 
- 
-''那麼。在釋尊滅後要弘揚法華經確實是件很困難的事呢!'' 
- 
-是的。即使是那麼困難的事,為了救濟滅後的眾生,釋尊仍號召在場菩薩們宣揚法華經。 
- 
-之後,提婆達多品第十二述說了在法華經以外的經典所否定的「惡人成佛(提婆達多的成佛)」、「女人成佛(龍女的成佛)」。 
- 
-===法華經的概要(下)=== 
- 
-從前文的學習中,理解到法華經具有如此偉大的功德,因此,想要在滅後弘揚的自覺隨之加深了… 
- 
-在勸持品第十三中,這些菩薩及聲聞們便誓願弘通法華經。特別是菩薩們發誓,就算出現強大的迫害者(一一顧強敵j,也斷然要在釋尊滅後的惡世弘經(弘揚法華經)。 
- 
-''要在惡世弘揚法華經,確實是件相當困難的事呢!'' 
- 
-雖然有那麼多的菩薩們誓願弘通法華經,卻沒有獲得釋尊的允許。進而,從地涌出品第十五裡,從地下召喚出其他無數的菩薩,這就是地涌菩薩。 
- 
-地涌菩薩的人數相當於六萬恆河沙,即印度恆河的沙數的六萬倍之多。為首的是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四位菩薩,這些無數的菩薩是釋尊自過去以來所教化的菩薩。 
- 
-''真奇怪啊!怎麼說是「(這些菩薩)自過去以來所教化」?釋尊不是在印度迦耶郊外的菩提樹下才初次開悟嗎?為什麼能夠教導這麼多菩薩呢?'' 
- 
-這些聽聞說法的聽眾都同感懷疑。釋尊在何時、何地教導了這些看起來比他還威嚴的無數菩薩b這個答案就在如來壽量品中,釋尊指出了他自身的本地。亦即「佛本來的境地」。 
- 
-也就是明示。釋尊並非在今世才成佛,而是在無法計量的五百塵點劫的過去,即已成佛。自那時以來,釋尊即在現實世界持續教化眾生。是個壽命長遠的佛。 
- 
-此即「久遠實成」(在久遠之昔即已成佛j,這是壽量品所要教說的重點。 
- 
-在此之前的說法,釋尊是出生為印度的王子出家修行後成佛的。 
- 
-這種成佛的立場,稱為「始成正覺」。相對的。久遠實成的立場。才是「佛本來的境地」,亦即「本佛」的姿態。 
- 
-對其實的佛而言,始成正覺的釋尊稱作「佛」。是「影子」或「痕跡」之意。 
- 
-因此,其實之佛所教說的從涌出品第十五之後的十四章,稱為「本門」,而包括安樂行品第十四之前佛的說法。稱作「門」。 
- 
-''表明佛真實的立場之後,說法的內容是什麼?'' 
- 
-亦即,更明確地以釋尊滅後弘揚佛法為主題而說示。首先。繼壽量品之後反覆地述說,聽聞壽命長遠之佛說法的功德,以及弘揚法華經的功德。 
- 
-在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裡。述說釋尊過去世的姿態 「不輕菩薩」的實踐,強調弘揚法華經的人必能成佛。「常不輕」意謂「絕不輕視任何人」。 
- 
-不輕菩薩向人禮拜,雖遭來許多人的迫害,但是不輕菩薩並沒有停止向人禮拜,因為他深信所有人都有佛的生命。 
- 
-''真是很有內涵的菩薩啊!'' 
- 
-不輕菩薩的實踐,顯示了典型的法華經菩薩行的方式,由於篇幅有限,詳情另述。 
-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裡,則將一切佛法託付給以上行菩薩為首的地涌菩薩。付囑滅後的弘經。「付囑」是搞託付弟子實現萬人成佛的使命。 
- 
-地涌菩薩誓願在釋尊滅後弘揚法華經,合所有佛高興不已。神力品並且說示了地涌菩薩弘揚法華經的無量功德。以及能夠自由自在地弘揚法華經。 
- 
-在現實世界裡實踐法華經的地涌菩薩,就如同陽光能夠消除種種的陰暗般,含一切眾生成佛、推進廣宣流布。 
- 
-囑累品第二十二裡,釋尊勸請所有的菩薩(含地涌菩薩以外的菩薩在內)弘揚法華經。 
- 
-付囑完畢後,多寶的塔門關閉,從所有世界來的全部佛、菩薩回歸到原來的世界。同時,地涌菩薩離去。就此,結束了虛空會的儀式。 
- 
-''法華經的舞台又改變了呢!'' 
- 
-是的。法華經的舞台是從靈驚山(序品第一---寶塔品第十一前半)到虛空會(寶塔品後半---囑累品第二十二),再回到靈驚山(藥王品第二十三---普賢品第二十八),由於在兩個地方舉行了三次的說法,故稱「二處三會」。 
- 
-藥王品第二十三之後六章的內容,主要是談到藥王、妙音、觀世音、普賢等菩薩的種種行徑。透過這些菩薩們多采多姿的作為,說示在現實社會中,受持法華經、救濟民眾的生活方式之尊貴性。這些菩薩發揮各自所持的種種力量,幫助佛滅後法華經的廣宣流布。 
- 
-''各色各樣的菩薩都登場了呢!'' 
- 
-但是。佛減後擔任廣宣流布的主角,終究是地涌菩薩。上述所舉的菩薩,不過是位居輔助主角的配角。 
- 
-這些菩薩也可描述為以佛法馮根本,透過醫學、藝術、學術等(例如民音、富士美術館、醫師部等)各項活動,幫助我們推動廣布活動的意義。 
- 
-''講完這六品後,法華經就結束了!'' 
- 
-藥王品第二十三中,釋尊特別呼籲「佛滅後的後五百歲(末法之初)」,要在閻浮提(全世界)「廣宣流布」。 
- 
-最後一章的普賢品第二十八裡,普賢菩薩誓願要守護在滅後惡世弘揚法華經的人,之後聽眾們歡喜地從靈驚山回去。 
- 
-釋尊在說法最後談到,對於在滅後弘揚法華經的人。「要如同尊敬佛般加以尊敬」。 
- 
-一言以蔽之,法華經的其實主題是,為了救濟生於未來惡世的民眾,託付給後世,揭示「使萬人成佛!」的實踐與弘揚妙法的「使命」。 
- 
-(譯自《簡易教學---初級講座》) 

當前修訂版本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