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代慧

From InfoSoka

Revision as of 13:33 2006年二月6日; view current revision
←Older revision | Newer revision→

  有志於佛道之人需要修戒、定、慧的三學。

  戒是指防身口意三業之非而修善。定是將心定於一處,消除雜念,思索真理。慧就是切斷煩惱,顯照真實。

  日蓮大聖人在〈四信五品抄〉中就有關門下問及在末法,初次發心有志佛道的修行者,是否一定要修行圓教中的戒、定、慧的三學,而作出如下的回答:「佛嚴正地制止戒定二法,只限於慧。如果慧不足的人,則以信代之,以信的一字為最重要。」(日文御書全集三三九頁)

  這是說在入了末法,三學之中制止了戒、定的修行,只要慧的修行便行了。而且,這慧的修行可以由信的修行來代替。

  即是說,以信之一字為根本能切斷煩惱,通達一切諸法,得到看透真實的智慧。這就是「以信代慧」的意思。末法的凡夫,可以用信去代替慧的修行。

  再者,大聖人還教導:「不信是一闡提謗法的因,信則是慧的因。」(日文御書全集三三九頁)不信是切斷善根、誹謗正法,是惡業之因,而信就是智慧之因。

  即是說,末法的凡夫,由於對御本尊的確信而得到的佛的智慧,可以代替藉慧的修行而取得的智慧。在末法的佛道修行的根本,不外是這個信。

  正如在〈覆日女夫人書〉中所指出:「佛法的根本,以信為源。」(日文御書全集一二四四頁)

  在法華經亦強調信的重要性。在聲聞(釋尊的弟子)之中,就算稱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也不能由其聲聞的智慧進入佛的智慧之內。由於相信佛的教導才開始得到佛的智慧。在佛法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

  為了要獲得廣大的佛智,我們要排除凡夫的膚淺智慧和傲慢,坦率地相信佛的教導而實踐才是重要。

  以凡夫的頭腦去把握佛的深遠智慧,到底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大聖人向末法的凡夫教示出以信去代替智慧,這是邁向領悟的直道。

  所謂信,可以說是以自己的整個生命,一心要走入廣大深遠的佛的智慧、境界,而作出崇高有力的實踐吧!

  大聖人根據法華經的法理,向末法眾生教示出信的具體實踐方法。

  那就是將本佛智慧的南無妙法蓮華經圖顯為一幅御本尊,由於相信此御本尊,唱誦南無妙法蓮華經的題目的修行,誰人也可以獲得佛的智慧。

  所以,「以信代慧」就是意味著末法的任何一位凡夫,只要相信三大秘法的御本尊,進行唱題、折伏,就能夠得到佛的智慧,確立起成佛的境地。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