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回:熱原法難(上)——弟子「一人奮起」開拓廣布
From InfoSoka
13:08 2006年三月24日的修訂版本
池田SGI會長:日蓮大聖人教示:「大願者,法華弘通也」(御書769頁)。 「若然,廣宣流布之大願,其必成就者矣」(同1406頁)。
廣宣流布此大願乃日蓮佛法的核心。為了實現此廣宣流布大願而奮起的佛意佛敕教團,就是創價學會。
創價學會一切的實踐,都是為了廣宣流布。教學也是為了加深每一個人對廣布的誓願,是為了成為「廣宣流布鬥士」而鑽研的。若只是停留在觀念上的教學,那是無意義的。
齊藤教學部長:是的。我們一定會探討對直結廣布前進有益的「希望哲學」、「勝利哲學」。
本連載從這次開始也將煥然一新,採取精簡的方式來探討,好讓讀者更易於活用。有關史實詳述的部分,想擇機再論。本連載主要將請池田先生為我們暢談大聖人佛法的真髓。
SGI會長:好的。能破除末法幽冥的人本主義哲學,越來越受時代需求。
現在已經進入太陽佛法哲理大放異彩的時代。
但願青年當中,陸續出現可以暢談慈悲與智慧哲學的地涌領導。今天我要跟各位談的是熱原法難。
地涌之義——「一傳一」持續傳唱
森中副教學部長:是的。上回我們談到,各地弟子以大聖人入身延山為契機,紛紛秉持「日蓮一門」、「與日蓮同意」(注1)的決意奮起,各自在當地展開奮戰,甚至喚起了大難。
SGI會長:是的。正當大聖人將完成廣布總指揮之同時,也陸續誕生了願與大聖人共為廣宣流布大願奮戰的弟子。二人、三人、百人「本門弟子」不斷擴大,就是在這個時期。
齊藤:可見一傳一,不斷地傳唱下去,就是廣宣流布。闡述末法乃南無妙法蓮華經廣宣流布之「時」的「撰時抄」有如下一節。
「匯眾流而成大海,聚微塵以為須彌山(注2)。日蓮之始信法華經於日本國,如一渧、一微塵。得二人、三人、十人、百千萬億人,齊來唱傳法華經時,是妙覺之須彌山(注3)、大涅槃之大海(注4),終可得成就者矣!成佛之道,此外更無求處」(同308頁)。
〈白話〉眾流匯聚,化為大海;微塵積聚,成為須彌山。日蓮於日本國開始信奉法華經時,如一滴水、一粒微塵。但若是二人、三人、十人、百千萬億人,接續傳唱法華經,想必也會化為妙覺之須彌山、大涅槃之大海。成佛之道,除此以外,無處可求。
SGI會長:廣宣流布的正道在於「傳唱」。首先由一人秉持不惜身命的精神「唱奉」,然後再由此人「傳」給另一人,這種過程就是成佛之道。
森中:大聖人稱此行動為「地涌(注5)之義」(同1430頁)。
SGI會長:對。廣宣流布要透過不斷誕生的弘通妙法之「地涌勇士」,才能擴展。要先有一個秉持偉大決意的人的奮戰,才能喚醒傍人的生命,再由覺醒者喚醒下一個人。
地涌菩薩不是會在何時、從何地出現。而是在你眼前這個人,當他確信自他成佛法理,自願為實踐自行化他而奮起時,他就是地涌菩薩。擴增地涌菩薩這種人本主義勇士,就是廣宣流布。
總而言之,「地涌之義」亦指,一人傳一人的精神擴大運動。
大家都能滿懷「我是佛!你也是佛!」這種喜悅。誓必伸張正義與幸福之道;誓必斥責邪惡與慢心之輩——擴大這種生命大覺醒運動,就是廣宣流布。
齊藤:擴大善,消滅惡——此廣宣流布的縮圖就是熱原法難。
偉大地涌民眾之團結
SGI會長:熱原法難和大聖人的法難一樣,並不是被動性的法難。若要正確認識其本質,首先必須認清此法戰的起因是在於日興上人此真正弟子之奮起。先有充滿青年氣息的日興上人展開改革現實此正義之戰,才能衍生二人、三人、百人的民眾覺醒。
相形之下,感到震驚的權力,則無理施加鎮壓。
然而,再高傲巨大的權力也無法動搖一位農民的信仰。
這事實就是熱原法難的核心與真髓。
對三名農民信徒暴虐處刑,這也是象徵當權者的精神敗北。
相反地,不屈服任何權力迫害,這種平民門人的強韌與光輝的信仰,可說在日本宗教、民眾史上,是史無前例。不,說是現今人權鬥爭之先驅,也不為過。這種義行永遠發放著不朽光輝。
齊藤:熱原法難是由偉大的地涌民眾團結一致,以生命戰勝魔性權力的鬥爭,是一場民眾勝利的抗爭。
SGI會長:沒錯。大聖人確信必然出現這種偉大民眾,與偉大的廣宣流布和合僧,才會成就了「出世本懷」(注6)。若未出現與本佛一起奮戰的民眾,就無法實現旨為人類幸福與和平的廣宣流布。
如此重要且尊貴的「妙法民眾」誕生淵源,可說是源自年輕的日興上人其「與惡奮戰」的抗爭。
源自「抗惡」的青年
森中:是的。日興上人不但揭發實相寺(注7)住持的墮落、腐敗與蠻橫事實,並於1268年(文永5年)提出要求解任住持的「實相寺大眾愁狀」。那時日興上人才二十三歲。
SGI會長:日興上人於告發狀上具體列出五十一條罪行。
森中:在此列舉其中一部分:
‧ 執行佛事時舉行酒宴。
‧ 砍伐寺中的櫻樹。
‧ 招妓女住宿僧坊,吃雞魚。
‧ 趕走寺僧,強奪其僧房。
‧ 對佣人施暴致死。
‧ 毫不整修本堂。
‧ 收香油錢卻不供燈明。
此外還有各種惡行。這些行為和日顯宗的行徑相似,令人驚訝。不管任何時代,都是惡僧在破壞佛法。從告發的每一件罪行當中,可以感受到日興上人的正義怒火。
SGI會長:但丁(Alighieri Dante,注8)曾說:「位居高層者的惡行,才是導致世界變為陰險邪惡的原因。」
放縱墮落的聖職者,將會使崇高的精神腐朽,導致世界瓦解。
與惡奮戰才是正義。堅決推動宗教改革不懈,才是真實的宗教。
齊藤:駿河地方本來是軍事要塞。此處有許多北條得宗家(注9)的直轄地,也有極樂寺重時之女(北條時賴之妻、當時執權時宗之母)的領地等等。
實相寺和龍泉寺住持的「職位」,皆被幕府權勢有關的人所壟斷。這些腐敗墮落的極惡僧,攀權附貴,為非作歹,讓一般僧俗怨聲載道。
SGI會長:在這種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日興上人堂堂面對權力伸張正義。相信這種孰不可忍的破邪顯正行動,一定喚起了駿河地方有志者的共鳴。
基於上述原委,日興上人在大聖人入身延山之後,便開始在駿河地方大力展開弘教。
森中:是的。1275年(建治元年)間,下野法師(日秀)、越後法師(日辨)、少輔法師(日禪)等相繼成為大聖人的門下,從此點可看出,弘教勢力正漸漸擴大。
SGI會長:從弟子的奮鬥情形,可瞭解其師有多偉大。此時也促使世人想知道令人佩服的日興上人,其所尊崇的師匠日蓮大聖人是何等人物?日蓮佛法又是何等教導?這也成為世人想聞法的契機,不斷出現想成為大聖人門下的僧俗。
當權者和偽聖職者目睹這種師弟關係,嫉妒憎惡之火更為熾烈。
齊藤:因應弘教的熱潮,障魔也同時現形。
例如,當時已經發現到,這幫人正對富士下方賀島一帶的信徒施加迫害。大聖人曾對住在賀島的高橋六郎居士說過,因為擔心會危害到門下而決定不去造訪(注10)。再從大聖人於同時期所寫的其他御書,也可看出念佛信徒在迫害門人(注11)。
森中:此外於1276(建治2年)年間,發生龍泉寺院主代(代理住持)行智逼迫日秀等人寫「願捨棄法華經,唱奉念佛」的誓約。日秀等人因拒寫而被剝奪職位與趕離住坊(注12)。
SGI會長:從拜讀大聖人當時寫給年輕的南條時光的信中可發現,在這種事態緊迫下,退轉者、反叛者也開始蠢動。
森中:少輔法師、能登法師、名越居士等,似乎已在策謀。
SGI會長:大聖人在寫給時光的信裏說:「如果你退轉的話,駿河的人們,不但有信心的人會退轉,連想信心的人也會遠離妙法」(注13)。
時光這位青年的動向,會如此左右廣宣流布。可見大聖人滿懷慈愛與期待,希望時光要更奮勇。
出現與傲慢魔性奮戰的地涌民眾
齊藤:拜讀御書就可發現,當時障魔果然紛紛競起。大聖人於1278年(弘安元年)2月所寫的「三澤抄」中,提醒富士地方的一位有力門人三澤,要他小心第六天魔王(注14)的蠢動(同1569頁)。
SGI會長:此時人在身延的大聖人也正與權力魔爪在搏鬥。
森中:是的。3月下旬,要求公開對決的使者前來身延(注15)。並於4月左右,放出要三度流放大聖人的流言(注16)。
此外,據說假御教書事件也是在弘安元年時期發生的。這是一場故意偽造御教書(幕府的命令),來迫害法華信徒的事件(注17)。卑鄙之徒所擅長的謀略,今昔不變。
SGI會長:有名的熱原三烈士神四郎、彌五郎、彌六郎三兄弟,也是在這時期入信。
森中:可見民眾勢力的擴大,和當權者及敵對勢力的迫害,是成正比的。
齊藤:得宗家有關人士的反彈;墮落和尚的蠻橫行為;幕後主使者良觀的策謀;以及虎視眈眈趁機擴大權勢的平左衛門尉……所有惡棍 ,齊齊現身。
SGI會長:基於此意,至今雖是大聖人獨自與三類強敵(注18)奮戰過來,然而於駿河此地,卻是俗眾增上慢、道門增上慢、僭聖增上慢三者主動出擊團結的民眾信徒。此三類強敵就是在1279年(弘安2年)的熱原法難時,原形畢露。
大聖人於「撰時抄」的末尾呼籲弟子:「是以,我弟子等可試如法華經所說,不惜身命修行,此度且試佛法也」(同311頁)。
最先因應此呼籲的就是不惜身命奮戰的日興上人。這場師弟不二之戰,不僅促使武士入信,也誕生了眾多婦女及農民信徒。許多僧侶們也跟隨日興上人為宗教改革而奮起。這股如虹的地涌氣勢,正像涌出品所描述的情景。
相信勇於對抗權威與傲慢的熱原信徒,目睹日興上人不惜身命的勇姿,對自己所選擇的宗教一定會感到無上驕傲,而充滿喜悅地致力實踐。
齊藤:行智等人越耍計謀,就會讓民眾越慶幸能夠與失去信仰心的醜陋和尚訣別,並對於能成為真實和合僧團之一員而感到光榮。
SGI會長:最後要靠的是一念的力量。若無「絕對要推動廣宣流布」此一念,就無法徹底戰勝惡。
創價學會是勇於奮戰的地涌民眾集團。大聖人教示:「上行菩薩自大地出,是踊而出之者也」(同1363頁)。
只要能體會到地涌的力量,就能湧現無窮的力量。
如今正是我們胸懷「地涌使命」,大大發揮力量的時候。
(待續)
注1.大聖人於「諸法實相抄」呼籲:「此度,務必發大信心,長作法華經之行者,永為日蓮之一門。若與日蓮同意,當是地涌菩薩。既為地涌菩薩,其屬釋尊久遠弟子之事,豈容致疑?」(同1430頁)。
注2.【須彌山】:於古印度世界觀,被視為位居世界中心的高山。
注3.【妙覺之須彌山】:妙覺是菩薩五十二位階中的最高位,代表佛得悟之位。以須彌山來譬喻此位。
注4.【大涅槃之大海】:大涅槃意指佛其絕不動搖且平穩雄大的悟達境界。由於此境界具有甚深的慈悲與智慧,故以涵蓋無量之寶的大海作為譬喻。
注5.【地涌】:指釋尊於法華經從地涌出品第十五,叫喚出應於其滅後弘通妙法的久遠弟子、菩薩。由於是不斷從大地涌出,故稱地涌菩薩,其上首(最高領導)則為上行菩薩。這些地涌菩薩曾於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立誓,將於釋尊滅後,克盡弘通之使命。
注6.【出世本懷】:出生此世的根本目的。佛的出世本懷是為了實現萬人成佛,以及闡示、弘通萬人成佛之法。
注7.【實相寺】:位於駿河國岩本(現今日本靜岡縣富士市岩本)的寺院。原本為天台宗延曆寺派的古寺。因藏有一切經,日蓮大聖人曾於此寺閱覽一切經,以準備執筆「立正安國論」。其後,因院主行為放蕩不羈,日興上人便以「實相寺大眾愁狀」提出警告(《富士宗學要集》第十卷)。
注8.【但丁】:1265年~1321年。生於意大利弗羅倫薩。文藝復興時期的大詩人。其代表作《神曲》被喻為歐州文學頂尖著作之一。《神曲》未使用歐州知識份子的通用語拉丁文,而是以意大利方言之一的托斯卡(Tuscan)語寫成,也因而拓展其後文學的新領域。
注9.【北條得宗家】:屬於繼承位居鐮倉幕府執權一職的北條氏家督(總管)的嫡系。
注10.參照1275年(建治元年)7月,大聖人所著的「覆高橋居士書」(同1538頁)。
注11. 大聖人於1275年(建治元年)6月27日所著的「與淨蓮法師書」裏,在破折念佛之後,於末尾闡述:「再三為念者,希轉告駿河各位,須是同心共濟。」(同1510頁)。
注12.參照「龍泉寺申狀」(同887~888頁)
注13.「日蓮弟子中,有名少輔法師、能登法師,及名越女居士等者,以欲深、畏怯、愚癡而作智者狀,此輩於事起時,得便攻陷多人。君若亦為其所陷,則駿河稍稍似有信心者,或正欲發心之諸人,必將皆棄法華經矣」(同1623頁)。此處所謂的少輔法師,與龍泉寺的少輔法師日禪,並非同一人。
注14.【第六天魔王】:於古印度世界觀,將此世界分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第六天魔王乃居住在欲界最上層的第六天,是阻礙佛道修行的魔王。由於此魔王可自在支配操縱欲界之眾生,故亦稱他化自在天,其住處亦為同稱。
注15.參照「覆諸人書」(同1339頁)。
注16.參照「覆檀越某書」(同1354頁)。
注17.參照「覆窪女居士書」(同1558頁)。
注18.指將於釋尊滅後的惡世出現,迫害弘通法華經者的三種強敵。妙樂大師基於法華經勸持品第十三的二十行偈之文,而舉出俗眾、道門、僭聖等三種增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