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回:成就與繼承誓願──「旨為永遠救濟人類」
From InfoSoka
(修訂版本間差異)
13:10 2006年三月24日的修訂版本 Arrietta (討論 | 貢獻) ← Go to previous diff |
當前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
||
第1行: | 第1行: | ||
- | 齊藤教學部長:這回想透過「報恩抄」,探討日蓮大聖人是如何「成就誓願」。 | ||
- | 池田SGI會長:「報恩抄」可算是大聖人所有書信之中最重要之一。由於大聖人得知其出家時的師傅道善法師(注1)過世,為了對師追善回向而撰寫了這篇御書。 | ||
- | |||
- | |||
- | 森中副教學部長:是的。這是寫給大聖人的師兄,其後成為大聖人門人的淨顯法師和義淨法師二人的御書。大聖人並吩咐二人,要在道善法師的墓前閱讀本抄。 | ||
- | |||
- | |||
- | 齊藤:為了報答道善法師之師恩,大聖人於本抄先闡示其出家後自身的求道與弘教大綱,再作結論說,「三大秘法」正是那些於印度、中國和日本的正法、像法時代的傑出佛教家也未曾弘揚過的秘法,是能救濟末法之大良藥。 | ||
- | |||
- | |||
- | SGI會長:大聖人將圖顯三大秘法之大法,以及其為救濟末法萬年所弘通之功德,全部回向給道善法師。 | ||
- | |||
- | 因為道善法師是大聖人最初受教佛法的師傅,所以認為實現佛法的終極目的廣宣流布,就是對恩師最高的報恩感謝。 | ||
- | |||
- | |||
- | 最高的報恩就是慈悲的實踐 | ||
- | |||
- | |||
- | 森中:說到報恩,或許現代人大都認為,那只不過是封建時代的道德觀念。 | ||
- | |||
- | |||
- | SGI會長:這是因為大家往往會想成,那是君主施予家臣、家長施予子女,以這種上對下的片面施受關係來看「恩情」。如此的話,就會對「恩情」產生束縛感。 | ||
- | |||
- | 然而大聖人所說的報恩,卻是指最普遍性的事。追根究底是源自佛法所說的究極道理──「緣起」(注2)思想。 | ||
- | |||
- | |||
- | 齊藤:經典的「報恩」,據悉原文是源自梵文(古代印度文言)的「Krita-jnya」。意指「知道(jnya)自己的所作(Krita)」。 | ||
- | |||
- | |||
- | SGI會長:因為有眾多人的幫忙,才有今天的自己。要深知此事,心存感謝,今後要換自己為他人效勞──。這就是「知恩」、「報恩」的原義。 | ||
- | |||
- | 若再根據闡述能令萬人成佛的法華經所言,最高的報恩在於報「一切眾生恩」。也就是指篤行慈悲的實踐與廣宣流布的實踐。 | ||
- | |||
- | 對一切眾生報恩,此事與法華經所說的,佛祈願萬人成佛的誓願一致。 | ||
- | |||
- | |||
- | 齊藤:大聖人針對「一切眾生之恩」如此闡述:「若無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之願難發。又若無惡人留難菩薩,何得增長功德。」(御書969頁)。 | ||
- | |||
- | 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是指,菩薩在佛道修行時最先立下的四弘誓願(注3)中的第一項。亦指,「要把一切眾生從苦惱中救出」的誓願。 | ||
- | |||
- | |||
- | SGI會長:想謀求全民眾的幸福──確立此慈悲心乃邁向成佛之道的第一步。 | ||
- | |||
- | 因此促使自己立下這種決意的苦惱民眾,才是自己的恩人。何況是企圖迫害自己的惡人,更是鍛煉、磨練自己,讓自己增長實力的大恩人。 | ||
- | |||
- | 大聖人如此教導我們。 | ||
- | |||
- | |||
- | 森中:「御義口傳」也論及法華經信解品的「世尊之大恩」,當中闡述,受持法華經,以及救濟一切眾生,等同是回報佛的大恩(注4)。 | ||
- | |||
- | |||
- | SGI會長:大聖人所說的報恩,正是法華經的報恩觀。因此其究極目的與佛欲令萬人成佛此誓願是一致的。 | ||
- | |||
- | 因此大聖人於「報恩抄送文」的文末闡明「大事中大事」(御書350頁)的三大秘法,以及闡示了自身所「成就的誓願」。 | ||
- | |||
- | |||
- | 確立以至未來的廣宣流布之道 | ||
- | |||
- | |||
- | 森中:是的。在此拜讀曾多次拜讀過的有名御文。 | ||
- | |||
- | 「日蓮慈悲曠大,南無妙法蓮華經,萬年之外,必流布至未來而無盡。有為日本國一切眾生開盲目之功德,遮斷無間地獄之道。此功德踰越傳教、天台,勝於龍樹、迦葉。極樂百年之修行,不及穢土一日之功德。正像二千年之弘通,劣於末法之一時歟。」(御書348頁)。 | ||
- | |||
- | |||
- | 〈白話〉日蓮的慈悲如果曠大無邊,南無妙法蓮華經必會跨越萬年,而流布至未來。此法存有開啟日本國一切眾生之盲目的功德,亦能遮斷通往無間地獄之道。此功德不但超越傳教、天台,更勝於龍樹、迦葉。於極樂世界修行百年,不如於穢土一日所積之功德。正像二千年之弘通,將不如於末法一時之弘通。 | ||
- | |||
- | |||
- | 齊藤:這段御文經常被視為闡明大聖人乃擁有主師親三德的御文。 | ||
- | |||
- | 「日蓮慈悲曠大」是指「親德」;「開啟日本國一切眾生盲目」是為「師德」;「遮斷無間地獄之道」則屬「主德」。 | ||
- | |||
- | 三德皆顯示出大聖人其欲救濟民眾以至永遠未來,這種身為本佛的大慈悲境界。 | ||
- | |||
- | |||
- | SGI會長:此御文闡述「開啟盲目」,以及「遮斷通往無間地獄之道」。其中「遮斷」人類墮入不幸根源之道,這句教導非常重要。因為大聖人等於在此宣言,其已確立救濟人類之道的三大秘法。 | ||
- | |||
- | |||
- | 齊藤:就三大秘法之根幹乃南無妙法蓮華經其意義來看,正如大聖人於「御義口傳」所述,其於立宗宣言當天唱出南無妙法蓮華經,已顯示了能令民眾於末法萬年成佛之大法(御書752頁)(注5)。 | ||
- | |||
- | |||
- | SGI會長:可是實際上大聖人在立宗宣言時,並非已經成就誓願。反過來說,此時可說只是開始掀起為了成就誓願的奮戰,這點非常重要。 | ||
- | |||
- | 當然大聖人在年輕時期,為了報答父母和周圍人們的恩,而決心「成為日本第一智者」,踏出探求佛法之道。此探求佛法之道也因確立南無妙法蓮華經之題目,而告成就。然而「廣宣流布」卻是由此時才開始要展開。 | ||
- | |||
- | 大聖人從立宗時起,就開始不斷遭受迫害。於龍口法難才發?顯本(注6)。如此在與迫害他的魔性奮戰當中,以身顯示凡夫之身亦能顯現佛的偉大生命。 | ||
- | |||
- | 並且將其自身的本佛生命原原本本地圖顯在御本尊,以作為萬人湧現佛界的明鏡。 | ||
- | |||
- | 也因此儼然確立了救濟萬人之途徑。但這只是「打開道路」而已,並不是說因此而成就了其欲救濟全人類的誓願。 | ||
- | |||
- | 確立廣宣流布的永恒之道,以及開闢通往未來永劫廣宣流布的潮流,才應是大聖人最後想成就的誓願。 | ||
- | |||
- | 大聖人曾於「報恩抄」,簡明地把「藥」比喻成佛法。 | ||
- | |||
- | |||
- | 拯救謗法此重病的大良藥 | ||
- | |||
- | |||
- | 森中:是的。大聖人於本抄闡示,隨著正法、像法、末法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智慧越見膚淺,因此佛法也必須更深化才可以。 | ||
- | |||
- | 「例如輕病凡藥,重病仙藥。弱人須待強人扶持者,此也。」(御書348頁)。 | ||
- | |||
- | |||
- | SGI會長:「重病要靠仙藥(不可思議的大良藥)」。若想永遠救濟三毒強盛的末法民眾,就必須靠「只要服此藥就沒問題」的究極之藥。 | ||
- | |||
- | 但於末法,盡是一群眼前有大良藥也不願馬上服用的人。那是因為很多人的生命,深深中了不信妙法與謗法之毒,這就是末法所患的重病。 | ||
- | |||
- | |||
- | 齊藤:這些眾生正如法華經壽量品的「良醫病子之譬」,都是因為毒氣深入而忘卻本心的眾生(注7)。 | ||
- | |||
- | |||
- | SGI會長:因此需要靠能夠喚醒人們的佛使,也就是「地涌菩薩」。當時的人們不但懷疑大良藥的藥效,甚至還對苦勸服用此大良藥的人惡言相向。所幸在此大難當中出現推廣此大良藥的人,民眾才得以服用此藥。這就是壽量品所說的「遣使還告」。 | ||
- | |||
- | |||
- | 齊藤:是的。「觀心本尊抄」教說:「今之遣使還告,地涌菩薩是也」(御書269頁)。 | ||
- | |||
- | 正法像法時代並不需要仙藥,因為只要把藥放著,人們就會主動服用。 | ||
- | |||
- | 然而到了末法,不僅要有仙藥、良藥,還要有能知覺此藥的真正價值,又能喚醒他人實踐的人。 | ||
- | |||
- | |||
- | 繼承誓願的地涌菩薩 | ||
- | |||
- | |||
- | SGI會長:而且這個人也必須是能夠在濁世的「惡口罵詈」、「猶多怨嫉」(注8)的風雨中,貫徹弘通妙法使命的地涌勇者才可以。即是說,大聖人的誓願成就,一是必須開顯三大秘法,一是必須陸續出現能與大聖人同心為廣宣流布奮戰的弟子,兩者缺一不可。 | ||
- | |||
- | |||
- | 森中:記得之前池田先生也針對「熱原法難」探討過,大聖人是看到熱原民眾其不惜身命之信心,才完成出世本懷。 | ||
- | |||
- | 由此可見,大聖人就是看到出現了繼承誓願的弟子,才完成出世本懷,成就了誓願。 | ||
- | |||
- | |||
- | SGI會長:那麼弟子要如何繼承誓願?換句話說,就是要確立「以廣宣流布為目標的信心」,其根幹在於「不惜身命的信心」,而繼承此信心也就是「信心的血脈」。 | ||
- | |||
- | 此外也要確立此信心的核心所在,那也就是躍動的廣宣流布和合組織。 | ||
- | |||
- | |||
- | 森中:可見,當時以年輕的法將日興上人的弘教為首,各地的門下也與身在身延的大聖人同心一致,正式展開弟子的抗爭,這也是一場基於「以廣宣流布為目標的信心」,為確立組織的奮戰。 | ||
- | |||
- | |||
- | SGI會長:大聖人就是在弟子這種奮戰中,確立三大秘法,成就誓願的。 | ||
- | |||
- | 三大秘法是從為廣宣流布徹底奮戰的大聖人生命中,所開顯出的法體。因此,若沒有為廣宣流布的信心與奮戰,就不能說是受持了三大秘法的南無妙法蓮華經。若想受持三大秘法,最重要的是要有繼承廣宣流布的誓願。 | ||
- | |||
- | |||
- | 誓願廣布乃三大秘法的核心 | ||
- | |||
- | |||
- | 齊藤:三大秘法可說是存於大聖人的奮戰中。 | ||
- | |||
- | 對大聖人而言,「本門本尊」是指,躍動在與妙法一體的大聖人其生命中的至尊佛界生命,也是指大聖人己心之妙法蓮華經。因此我們把御本尊奉為「觀心之本尊」。 | ||
- | |||
- | |||
- | 森中:奉「本門本尊」為根本而尊敬,永持要破除一切惡生命此堅定誓願在奮戰的大聖人,這種行動本身就含有「防非止惡戒」。所以說,大聖人所在之處就是「本門戒壇」。 | ||
- | |||
- | 對我們而言,不光是安置御本尊就好了,而必須繼承誓願為廣宣流布奮戰,此處才可謂「本門戒壇」。 | ||
- | |||
- | |||
- | SGI會長:而「本門題目」就是指大聖人的實踐,亦即,以自行化他實踐與弘揚對本尊的信,以及作為信仰證明的唱題。 | ||
- | |||
- | 大聖人於「報恩抄」闡述,要對本門題目,「唱不惜聲」(御書348頁)。這也闡示,不惜身命的信心正是「本門題目」的根本。 | ||
- | |||
- | 從以上三種層次可知,大聖人告訴我們,其所實踐的法體也就是三大秘法。這也是在教示我們,要繼承大聖人其生命和一切的實踐。 | ||
- | |||
- | 而廣宣流布的誓願,則是繼承的核心。 | ||
- | |||
- | 三大秘法是為了讓妙法能具體顯現在個人生命、國土及全世界,而闡示的法體。 | ||
- | |||
- | 若想受持此三大秘法,重要的是要秉持和大聖人一樣,誓必與魔奮戰到底的強盛信心。 | ||
- | |||
- | 當今惡世,能鼓起此強盛信心,破除魔障,堅持信受三大秘法的就是地涌菩薩。 | ||
- | |||
- | 此外,若想在惡世滅後從事弘通,最重要的是,必須有繼承誓願的地涌之連帶、和合僧團。因為總是需要能集合每一位同志,彼此確認同屬「日蓮一門」,再次確認是否能以「與日蓮同意」,為廣宣流布前進此地涌心志的場所。 | ||
- | |||
- | |||
- | 齊藤:所以說,創價學會所召開的聚會,正是地涌菩薩相互確認且加深誓願的場所。 | ||
- | |||
- | |||
- | SGI會長:沒錯。因為是奮戰的地涌菩薩的聚會,所以此處也可謂虛空會的表徵。 | ||
- | |||
- | 「亦非時之使然乎?」(御書349頁)。時值濁劫惡世,當今正是應大力推進廣宣流布之「時」。這也是創價學會三任會長的一貫確信。 | ||
- | |||
- | 牧口先生認為,當今正是要與國家主義奮戰之時,才敢在特務刑警的眼前召開座談會。戶田先生則是站在二次大戰後的焦土上認為,現在正是弘通妙法之時,而立下折伏七十五萬戶的誓願。 | ||
- | |||
- | |||
- | 齊藤:池田先生則是在人類全體漸被無明所覆蓋的時代,以人本主義的對話,讓廣宣流布的陽光普照世界,進而建立起人道與和平的連帶。通過池田先生的行動,現在已經進入世界有識人士期待日蓮佛法潛力的時代。 | ||
- | |||
- | |||
- | SGI會長:希望從這個地上消滅悲慘與不幸──這是戶田先生的夙願大業。因此能共同承擔師之廣宣流布大誓願,不惜身命地實踐與實現此大誓願,才是真實的師弟。 | ||
- | |||
- | 如戶田先生所示,弘揚日蓮佛法,封閉二十一世紀走往無間地獄之道,開闢「流布於萬年之外,以至未來」的廣宣流布大道。這也是我應走的報答師恩戶田先生之道。 | ||
- | |||
- | |||
- | (待續) | ||
- | |||
- | |||
- | 注1.【道善法師】:生年不詳~1276年。安房國(千葉縣南部)清澄寺住 | ||
- | |||
- | 僧。日蓮大聖人出家時的師傅。於1253年(建長5年)大聖人立宗宣言時,因屈服於念佛信徒地頭東條景信等人的壓迫,而無法守護大聖人。1264年(文永元年)小松原法難隨後,曾前往西條、華房探訪大聖人。當時道善法師曾向大聖人請教,自己是否能成佛。大聖人因此破折念佛,勸導他要歸依正法。其後,道善法師雖稍見發心,但未至改宗而結束一生。 | ||
- | |||
- | |||
- | 注2.【緣起】:一切事物皆由於結合事物內在主因的「因」,與外在主因的「緣」而產生。亦指萬物皆互持互助。 | ||
- | |||
- | |||
- | 注3.【四弘誓願】:菩薩在開始佛道修行時,所共通立下的四種誓願。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誓願救濟一切眾生)、煩惱無量誓願斷(誓願斬斷一切煩惱)、法門無盡誓願知(誓願通曉一切法門)、佛道無上誓願成(誓願成就佛道)。 | ||
- | |||
- | |||
- | 注4.「世尊者,釋尊;大恩者,南無妙法蓮華經。思報釋尊大恩,須受持法華經,此即是報奉釋尊之恩」(御書759頁)。 | ||
- | |||
- | 「今、日蓮等類,唱奉南無妙法蓮華經,欲助日本國一切眾生,豈非世尊之大恩耶?」(御書760頁)。 | ||
- | |||
- | |||
- | 注5.「今、日蓮所唱南無妙法蓮華經,是使末法一萬年之眾生,悉皆成佛者也,豈非『今者已滿足』耶?已者,指建長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初唱出題目之處而言之者,須留意焉」(御書752頁)。 | ||
- | |||
- | |||
- | 注6.【發?顯本】:佛、菩薩開啟垂?(一時的樣相),?現本地(本?的境界)之意。釋尊於壽量品開啟始成正覺之?,顯現久遠實成之本地。大聖人則於1271年(文永8年)9月的龍口法難,以其凡夫之身,?現佛界生命。 | ||
- | |||
- | |||
- | 注7.壽量品教說,有位良醫不在家時,其子們因誤飲毒藥而喪失本心,以此譬喻於佛滅後,因相信謗法之教導而受苦的眾生。 | ||
- | |||
- | |||
- | 注8.【「惡口罵詈」、「猶多怨嫉」】:皆出自法華經。預言於釋尊滅後,弘通妙法的行者將遭迫害。「惡口罵詈」出自勸持品第十三「有諸無智人,惡口罵詈等」(法華經444頁),意指將遭惡口、辱罵。「猶多怨嫉」則出自「如來現在猶多怨嫉,況滅度後」(同383頁),意指到了釋尊滅後的惡世,會出現比佛在世時更激烈的敵對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