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知識、惡知識

From InfoSoka

(修訂版本間差異)
13:40 2006年二月6日的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 Go to previous diff
當前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第1行: 第1行:
-  「知識」本來是指「友人」、「朋友」的意思。「善知識」就是「善友」,「惡知識」是「惡友」。 
-  關於「善知識」在〈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第二十七〉說出:「其善知識,能作佛事,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開結六五七頁)意思是指善知識乃大因緣,教導人得見佛,令起得最高領悟之心。換句話說,「善知識」是令人們興起向著成佛的心,引導走進佛道的人。 
-  中國天台大師指出善知識有「外護」、「同行」、「教授」的三種類。 
- 
-  第一種的「外護」就好像母親養育子女一樣,維護佛道修行的人。這可以比作是信心的前輩。 
- 
-  第二種的「同行」是指互相切磋琢磨,好像乘搭同一條船的人,互相尊敬,勤勵修行的人。 
- 
-  第三種的「教授」是識破佛道修行者的內外障礙,巧妙地教示說法,引向成佛的人。這就是指良師、佛了。 
- 
-  在末法今時,本佛日蓮大聖人是最高究極的善知識,而且,教導我們正確信心的前輩、同志也是善知識。 
- 
-  至於遇上善知識是件重要的事,大聖人在〈三三藏祈雨事〉中教導:「成佛之道不外是善知識。自己的智慧又有甚麼用呢?只是能知溫寒的智慧,所以善知識至為重要。」(日文御書全集一四六八頁)那就是說,只是能知冷暖的智慧,並沒有多大用處,若能親近到善知識,就可能成佛的教導。 
- 
-  相反,只有少許的智慧,那不過是凡夫的智慧,對於成佛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產生慢心,從修行中退轉下來。 
- 
-  因此,為了成佛,追求善知識的態度是很重要 
- 
-  另一方面,正如大聖人在〈唱法華題目抄〉中的教導一樣:「所謂惡知識就是甜言蜜語,巧言諂媚,而取愚癡之人心,破善心。」(日文御書全集七頁)指出「惡知識」就是以甜言蜜語去引誘,令自己的愚昧的心矇閉,破壞走向修行的心。 
- 
-  因此,大聖人指出:「捨惡知識,親近善友。」我們需要時常遠離惡知識,努力親近善知識。 
- 
-  然而,現實中,我們的周圍有很多惡知識,有時候,我們甚至不能避開妨礙信心的惡知識。 
- 
-  但是,只要信心的一念強盛,不為惡知識所動搖,反而將惡知識作為自己信心成長的食糧。即是說,由於信心的一念,就能夠將惡知識變為善知識。因此,最重要是確立將一切變成善知識的堅強信心。 

當前修訂版本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