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智冥合

From InfoSoka

(修訂版本間差異)
13:34 2006年二月6日的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 Go to previous diff
當前修訂版本
Ywwong (討論 | 貢獻)

第1行: 第1行:
-  「境」就是指環境、客觀世界、對境、法則等。而「智」是自己本身、主體、主觀世界所作的認識作用等。「冥合」是指眼雖看不見,可是兩者會成為一體,暢通無阻。 
-  舉個例子,名鋼琴家演奏鋼琴的情形,演奏者與鋼琴混然成為一體。 
- 
-  這可以說「鋼琴」的境和鋼琴家的智,互相冥合的情形吧!一具音質優秀的鋼琴,如果欠缺了一位技術出色的演奏者,便不能奏出美妙的音符。 
- 
-  而且,如果將工作看作是境,而將全神貫注的一心、一意看作是智,當境智冥合之時便能做出了不起的工作。 
- 
-  因此,各人有各人的立場,當自己和對象進行調和、合一之時,由於對象、法則的高低,我們由境智冥合中所獲得的境涯也有高低深淺的差別。 
- 
-  在佛法上所謂境智冥合,是說明宇宙法界這個境和掌握其實相的最高無上的智,冥合之下所得的境界—— 佛界。 
- 
-  日蓮大聖人在〈覆曾谷書〉中指出:「所謂境者萬法之體,所謂智慧者照顯自體之姿。境淵無限深廣之時,其中所流智慧之水亦暢通無阻。因此,若境與智慧合,則即身成佛。」(日文御書全集一○五五頁) 
- 
-  而且還指出「境智二法是甚麼呢?那就是妙法蓮華經五字。」(日文御書全集一○五五頁) 
- 
-  即是說,境就是「萬法之體」——貫徹由個人生命以至宇宙一切的根源法理的當體,亦即是南無妙法蓮華經。智就是「自體顯照」——照顯自身本體的智慧作用。 
- 
-  由於這南無妙法蓮華經是廣大無邊,與境合一的智慧光輝,能夠無遺地照遍自己的生命和宇宙法界。因此,當境與智成為一體之時,就能夠成佛了。 
- 
-  那麼,如何才能與南無妙法蓮華經這廣大無邊的境合一,而獲得自在的智慧呢? 
-生於末法的我們,就算以個人的力量去磨練智慧,也不能去照耀廣大無邊的境,甚至與之冥合是不可能的。 
- 
-  日蓮大聖人以大慈悲去將自己的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生命,圖顯為本門戒壇的大御本尊。因為這本尊是南無妙法蓮華經的當體、宇宙的根源法理,由於我們相信大御本尊而唱誦題目,與御本尊境智冥合,便能過著跟宇宙和生命本源的旋律吻合一致的生活 

當前修訂版本

Personal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