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0屆「SGI之日」紀念倡言-迎向二十一世紀的新的和平浪潮
|
•在最近的將來舉行蘇美高級會談。
•盡早召開聯合國大會第三次裁軍特別會議。
•在最近的將來舉行南北朝鮮高級會晤。
,更廣泛地探討發展的道路,共中也括創造亞洲太平洋時代的觀點。
1975年1月26日,是我們存全世界傳播佛教真實教義運動
史上永遠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在日蓮正宗的高僧、66歲
的日達上人的主持下,國簾創價等會在關島召開的世界和平大
會上成立了。只是因為出席那天會議的來自51個國家的15O
多名代表的艱苦工作和不懈努力,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我們的國
際組織繁榮發展的局面才成為可能。
去年9月份,在關西地區舉行的第四次世界和平文化節,吸
引了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的朋友。這一卉輝的事件是標志國
際創價學會新時代到來的里程碑,也是對其十周年生日的最合
適的獻禮。
在全世界朋友的支持和良好祝願之下,在國際創價學會成
金以後的十年裡,我作了廣泛的交游,與許多首腦人物舉行了會
談。我作為創價大學時創立者,非常榮幸地拜訪了世界上許多
最著名大學的教育家。這些大學是,美國的哥倫比亞大學、芝加
哥大學、夏威夷大學;蘇聯的莫斯科大學;中國的北京大學、武漢
大學、復旦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法國巴黎第三(巴黎一索邦)大
學;保加利亞索菲亞大學;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大學;西班牙馬
德裡勘布魯頓大學;印度德裡大學、加瓦爾拉•內魯大學和拉賓
德拉•巴拉提大學;巴西的巴西利亞大學;墨西哥的墨酉哥民族
獨立大學和瓜達拉哈拉大學;秘台聖馬爾克民族大學,以及巴拿
馬大學。我對在這些訪問中所進行的友好交流感到非常高興,
因為我對深切關注教育、文化和爭取真正地建立持久和平的人
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充滿信心。這些大學授予我的幾個榮譽博士
和教授的稱號不僅僅是我個人的榮譽,更重要的是對國際創價
學會所開展的教育、文化與和平活動的承認。
我要對過去十年來我們世界各地的會員對他們的使命所表
示的一腔忠誠深表敬意。同時,我希望在以後的十年裡我們的
和平運動的根基更加鞏固,並且,以擬訂年1月26日作為我們
的目標,我們將堅持不懈地積極開展活動,這些活動將鎊刻在歷
史的豐碑上。
國際創價學會和非政府組織的諧調作用
在國際創價學會成立於周年之際,我要重申國際創價學會
的某些基本政策。
- 國際創價學會的成員,作為優秀的公民,決心為我們各
自的社會和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同時尊重它們各自的
文化、習俗和法律。
- 國際創價學會的成員氓據日蓮大聖人所闡明的佛教教
義--這一教義明確地確定了人類生活的尊嚴--決
心致力於實現永久和平和人類文化與教育事業的繁榮。
- 國際創價學會的成員決心獻身於人類幸福和世界繁榮,
同時堅決抵制戰爭和任何形式的暴力,支持聯合國憲章
的精神,並採取積極步驟與聯合國共同努力維護世界和
平,以廢除核武器、實現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作為其偉
大目的。
要實現沒有戰爭的世界這一目的,需要全世界人民的聯合。
自從1982年以來,創價學會青年部為了擴大其成果,與聯合國
及廣島、長崎市合作舉辦了題為「核武器:對我們世界的威脅」的
展覽,旨在鞏固全世界人民反對核戰爭和為廢除核武器而努力
的意志。
意識到緩和歐洲的緊張局勢是世界和平事業的當務之急,
我們於前年在以下城市舉辦了這一展覽:日內瓦、維也納和巴
黎。去年,又在斯德哥爾摩、赫爾辛基、奧斯陸和卑爾根展出。
今年,則在酉伯林展出。這一展覽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激起了巨
大的反響。由於充分意識到它的重要意義,我要給這一展覽以
盡可能多的支持。
這一展覽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的,正值1982年•6月的
聯合國大會第二次裁軍特別會議在紐約召開•之時。當時,聯合
國秘書長加維葉•佩雷妨•德奎利亞爾說,他希望參加此次會議
的每散位大使、外交部長和外交官都去看一看展覽。我希望它
能在聯合國大會第三次裁軍特別會議上再次展出,並能進一步
激起反對核武器的輿論。
自首次展出以來,這一展覽已廣泛地為人們所歡迎,並已在
世界許多地區巡回展出。它得到了與聯合國有關的人士、各地
擁護和平的知識分子和工人兩高度評價;"未來;它作為世界裁
軍運動的一部分,將在申國、蘇聯這樣的社會蘭義國家和肯尼亞
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展出。
但是,這一展出不僅僅是激發了世界輿論,它清楚地顯示了
私人團體和非政府組織在未來和平事業中的重要作用。作為非
政府組織和聯合國之間成功地拓行合作的範例,它對於形成與
聯合國憲章精神完全諧調的方式,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一憲
章特別重視世界各國普通老百姓所共同擁有的和平意願。我希
望,作為聯合國的一個非政府組織,國際創價學會在將來不僅是
舉辦這類展出,而且要開展許多其他的與國際問題相關的活動。
我向聯合國大會第一、第二次裁軍特別會議提出的廢除核
武器和常規武器的建議,代表了我以一個信教之人的願
望,並且也進一步表達了我作為國際創價學會的一個領導人捍
衛和支持聯合國的希望。
我們為和平而開展工作的另一個方面,是舉辦集思廣益的
裁軍學術討論會,這同我們的成員與關注和平及裁軍的領導人
進行思想交流的活動是一致的。例如,去年,我們的代表與瑞典
總理奧洛夫•帕爾姆之間就進行了這種交流,後者是帕爾姆委員
會(即裁軍和安全問題自治委員會)的主席。
我希望國際創價學會將在另一領域中起主導的、積極的作
用,這一領域是解救難民。關於非洲難民的觸目驚心的報道使
我深受震動。前年九月,當我與聯合國難民署高級專員保爾•哈
特令會晤時,我告訴他,用佛教的話說,聯合國難民署對人類生
命的保護是菩薩善行之一,因此,值得受到人們高度的尊敬。作
為通過保護人權而為和平工作的一種積極方式,為難民提供援
助具有絕不能被忽視的重要性。
去年,創價學會青年和平夫會發起了募捐運動,以援助飢餓
的非洲難民,並向聯合國姓民署提供了大約一億五千萬日元(約
合六十萬美元)的資金。從1973年始,國際創價學會已發起了
七次救濟難民的葵捐運動,募捐總金額達四億三幹一百萬日元
(約合一百七十二萬美元),又先後四次向印度文那、阿富汗及非
洲的難民營派出代表,並參加了國際援助非洲難民會議。今後,
我們還將繼續參加這種工作,這是我們要求保護人類尊嚴的基
本表達。
和平建議
今年是國際創價學會成立十周年,也是我為國際和平而四
處奔波的第乙年,又是創價學會創立的五十五周年。規在,我
想利用這一機會提出幾點建議。
和許多其他人一樣,我對美蘇兩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四十周年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重新恢復裁軍會談極為關注。去
年,在國際創價學會成立九周年的時候,我曾經提出發起廣泛的
群眾運動,讓世界擺脫戰爭威脅的建議,對蘇美之間的持續的緊
張局勢深表關注,倡議締結一個禁止在外層空間部署武器和使
用武力或者從外層空間對地面使用武力的協定。基於這些想
法,我對這兩個國家的外交部長在最近的會晤和裁軍會談的重
新恢復表示公開的歡迎。雖然還不能預料其結果,但我們終究
因為以最終廢除核武器為最後目的的談判得以重新開始而感到
高興。
兩年前,在國際創價學會成立八周年之際,我呼籲立即召開
美蘇兩國首腦的最高會談,因為我相信,應該克服雙方的困難以
實現這一會談,大膽的思想和行動可以打破持續存在於它們之
間的僵局,並可能導致進一步的勇敢決定。今年,作為一個熱切
期望和平的公民,我再次呼籲盡早舉行這種高級會談,希望它將
成為停止超級大國之間全面軍備競賽的一個良機,並且成為走
向外層空間非軍事化的一個重要步驟。過去的裁軍會談,總以
失敗告終;我最大的擔憂是,現在的會談若曠日持久,外層空間
的軍事化就會成為既成事實。如果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蘇
美兩國之間的最高會晤就是必要的。•
兩國最高領旱人交換意見,是消除存在於兩國之間的根深
蒂固的誤會的最好方法。從長遠來看,消除這一誤會可直接導
致裁軍,從而成為爭取世界和平的關鍵步驟。
當然,通向裁軍的道路漫長而崎嶇。過去的裁軍談判之鮮
有成效可能已消除了我們的樂觀情緒。盡管如此,這條路必須
走。在這上方面,我建議我們都要牢記印度著召詩人拉賓德拉
那,泰戈爾先生的下列幾行詩句:
向不可能尋求可能,
「您的寓所在何處?」
回答是:
「在不可能的夢中。」
人類的雙手生產了核武器和武器係統,人類的雙手也將能
裁減和銷毀它們。如果我們無所作為或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將
剝奪未來幾代人的夢想,並且從他們那裡得到對於「無能」的鄙
視。但是,更為可怕的是,有了現代武器的全部破壞力,我們不
僅能剝奪未來兒代人的夢想,而且也能剝奪他們的生存本身。
達爾靡斯學院的諾埃爾•伯林教授在其《放下槍:日本轉向
劍,1543一1879》一書中提出了幾點非常有啟發性的建議。
在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的這整整半個世紀裡,當著名
的軍閥織田信長於1575年取得長筏之戰的勝利後,火器的使用
在日本達到了高峰。無論就技術質量還是絕對數量來說,日本
的槍在當時幾乎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的槍都更加普及。但是
在此後的一個世紀以及在整個德川時期(1603一1867)中,盡管
槍具有較強的殺傷力,武士階級還是選擇了「放棄先進的武器,
重新拿起更原始的武器」。這樣,在日本,所使用的槍支的數量
和質量都急劇下降。
伯林教授用幾種原因來解釋這種倒退。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是劍的特性包含有人文精神和道德象徵。換句話說,日本人是
根據可稱之為內心純粹審美意識的覺醒來選擇武器的,結果,
江戶(即今日之東京)這座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逐步地、
和平地發展為一個具有高度技術的供水•衛生和交通體係的城
市,而火器的制造則由控制性的生產進一步降至如此的程度,以
致到了19世紀中葉,大多數人已經完全忘記了槍的使用方法。
伯林教授說:「日本人確實實踐著有選擇的自我節制。」他提
出了兩條由日本經驗所證明了的教訓。第一,一個不增長的經
濟完全可以同絮榮而文明的生活和諧共處。第二,人類並非如
西方大多數人所想象的那樣只能成為自己的知識和技能的被動
的受害者。
這第二點特別地為促進當代的裁軍談判提供了令人鼓舞的
希望。當然,當今世界的核武器所造成的窘境與當時那種地緣
政治環境並不完全相同。當時的那種地緣政治環境使德川幕府
的將軍們能夠採取一種閉關自守的政策,並從I7世紀到I9世
紀大體上維護著國家的和平包不過,無論如何,當時的人是根據
內心自發的道德審美意識莽做出他們的選擇的,而不是根據武
器性能之功效來做出選擇,因此能夠在實阿上廢除火器。他們
在這一方面的成功,對當代某些人認為"做了也就做了,己經無
法挽回了"這一消極而翡觀的觀點是猛力的一、擊。我特別希望
美國和蘇聯兩國領導人相信人們擁有改變現實的願望和力量,
盡快坐在同一張談判桌前公開交換意見。
和平文化節
今年被聯合國定名為國際青年年。青年人在促進世界和平
事業中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引人注目。在位香山和廣島,創價
學會計劃舉辦世界和平青年文化節。兩地的文化節都已得到聯
合國的支持,這是聯合國為國際青年年的成功所承擔的貢獻。
在過去,國際創價學會的成員每年都為世界和平舉辦國際節。
今年,與國際創價學會成立十周年紀念,以及我們在全世界貫徹
佛教教義二十五周年紀念結合在亡起,他們也將參加這兩個節
日。譴擇廣島作為集會地點,寸方面是為了紀念原子彈爆炸四
十周年,一方面是要在這一城市集中力量,以促進在全世界銷毀
核武器。
與國際和平節同時,第廣次國際創價學會世界教育家大會
也定期在廣島舉行,通過這類活動和獨立舉辦的當地文化節,
我們要把全世界渴望持久和平的人民的力量集中起來。達此目
的•的唯寧道路只能始於足下。點連為線,線展為面,直至和平達
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法國社會學家羅歇•凱樂瓦以對下列事實的評論結束了他
的著名著作《戰神,即戰爭的傾向》:
「…人類已生產了一個大機器來為人類的需要
服務。但在服務的同時,這個機器又要求人類對其服
從。全部有思想的人必須攀覺到這種罪惡情況乙當我
們試圖從其根本意義上觀察事物並試圖對其有所作為
時,我們發現問題極其微妙,而且其範圍實際上無邊無
際。但是,從根本上說,這是二個人類的問題,糞解決
方案必須首先在滅的教有叫去尋找。無論耗費多長的
時日,在我看來,這是恢復世界正常運行的唯一方法。
而在今天達一世界上,教育已發生了危險的錯誤乙盡
管我們以現在的緩慢的步伐前進,我們無論如何也會
碰上向我們飛速走來的、必不可免的戰爭危險;想起這
些,我不寒而栗。」
雖然他有些悲觀,但我認為,他的關於「從其根本意義上觀
察事物」和「其解決方案必須首先在人的教育中去尋找」的論述
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聽起來有點自吹自擂,但我堅信,通過我們
的各種和平文化節,我們正幫助創建去種新式教育。我們的年
輕人把他們的全部精力都投人為舉辦這些文化節所作的艱巨的
準備工作。當我看到他們的成長和發展時,就抑制不住對21世
紀和平所抱的熱切向往。對於和平來說,沒有任何力量比這些
年輕人和全人類對這上問題的信心更強大了,人們是通過正視
和克服困難來培養這一信心的。
在一個略有不同的水平上,我對聯合國大會第三次裁軍特
別會議寄予很大希望。當然,必須認真奠定這一會議的基礎,真
誠地具體地實施準備工作,真實地反映前兩次聯合國裁軍特別
會議的經驗。如同普通老百姓所要求的,此次會議的首要任務
是扭轉目前世界範圃內的軍備舊增的趨勢,緩和危險的國際緊
張局勢。聯合國已把明年命名為國際和平年,此時將完成第三
次裁軍特別會議的準備土作,對於這樣力個時刻而吉瑚年將具
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與這次裁軍特別會議相關,我特別強調需要發表一個全面
禁止核試驗的宣言,因為;這將終止核武器的研究,而且是朝著
銷毀核武器這」目的前遞的重大的革命性步驟。
亞洲太平洋時代
目前,世界到處都茬密切關注著亞洲太平洋坤區,因此我相
信,當我們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四卞周年這樣二個高度放
眼•21世紀的時候,茬世界這一地區的通向和平的道路特重要。
顯而易見,蘇聯和美國的衝突對於單洲地區的和平來說,是
最令人關注的問題。可悲的是:這兩個超級大國最近都把它們
的戰略重點轉向世界的這L礎區,把它們的核武器布貿•在太平
洋,雙方虎視耽沈。這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如果•目前這二局勢
持續下去的話,亞洲可能將成為比歐洲更大的蘇美兩國抗徒的
舞台。日本若捲入這一衝突,那實在是太危險、太愚蠢了。
目前,亞洲國家之間的對話證取得新叫進展。我非常高興
地看到最近朝鮮南北雙方看增加接觸的意向;人們特別把這一
地區視為易千爆炸的火藥桶。他們的接觸代表了這一趨勢。為
緩和朝鮮南北雙方緊張局勢而作出的努力對於全世界希望和•平
•的人民是一一個很大的鼓舞。但是;我擔心美國和蘇球把俘略重
點放在亞洲地區會對這一運動和其他同樣酌運動蒂來消極的影
響。
去年6月,當我第六次訪問中國時,我會見了中國共產黨總
書記胡耀邦,我特別關注南北朝鮮之間的和平,並就和平的可能
性提出問題。他對我談了中國人對這一問題的觀點。和我所說
的緩和蘇美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的方法上樣,在這種情況下朝
鮮南北雙方最高首腦舉行會晤也是辦妻的。我敢肯定,這是他
們的人民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這樣一個會議非常有助於緩和
他們之間的緊張局勢。
已故博士阿諾德.J.湯因比--我己多次與他進行深入的
交談--根據他對歷史的明確解釋,預見到了太平洋時代的到
來,並表達了和考登霍夫.卡樂奇伯爵相同的觀點。我坦誠地
說,這兩個人都在探索一種解釋這一開放而和平的文明的方式,
他們把這一開放而和平的文明預想為太平洋時代的特徵。
1984年12月,在我有幸參加的一次討論會上,挪威研究和
平問題的權威、巴黎新跨國大學校長約翰•高爾頓博士提到宗教
可為當今世界帶來和平,他對宗教的這一作用特別感興趣。當
我們談到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的時候,我指出,與人類的和平
願望相關,佛教因為具有同情心和寬容精神,因為反對戰爭和暴
力,所以具有特殊價值。
這三名西方智者--考登霍夫.卡樂奇、湯因比,高爾
頓--都對東方思想傳統的內在世界表瑪出極大的興趣。當
IS世紀歐洲人使用武力饅崎亞洲、在亞洲進行殖民擴張的時
候,亞洲各國正趕著相利和於;酌,羊活,彼此尊重著對方的文化。
亞洲向歐洲輸送著財富、藝術和文化,而從大卸海家時代始,歐
洲就便用武力侵略亞洲。今天,當世卑自然資源的有限為眾所
周知,和平共處已成必然之勢的時候,西方智者正深刻地意識
到,和平共處應代替武力和強權統治,以把世界從威脅人類的危
機中拯救出來。創造太平洋或亞洲時代的道路絕不能太偏向於
政治、軍事和經濟/而必須充分考慮巷方的精神世界,這一精神
世界構成東方的智慧。
中日兩國睦鄰友好的實質
我的恩師、創價學會第二任會長戶田城聖經常表示他對中
國將在未來世界歷史中發揮重大作用深信不疑。他深切地關注
著全部亞洲國家人民的幸福--這些亞洲國家的大多數或在今
天、或在歷史上曾與佛教文化相聯係,深切地關注著朝鮮戰
爭,公開陳述他的關於當時發生在那裡的動盪的見解。
在我去年訪華期間,當時我有機會會見中國前總理周恩
來的夫人鄧穎超,中日友好協會名譽主席王震送我一部古本
梵文《法華經》。我向他表達了我個人的謝意,並說:「貴國是我
們的恩人,因為佛教是通過中國傳人日本。」以此我試圖傳達戶
田城聖對中國的深切關注。
在我自己的多篇作品中,我已論述了亞洲問題和實現和平
的方式,而和平事業正在我們這地區發展和繁榮。
1968年9月8日,我建議與中國恢復邦交。當時,無論日本
還是美國都對中國抱敵視態度。這在當時是一種普遍情緒,中
國與許多國家之間仍處於隔絕狀態。盡管如此,我仍倡議與中
國恢復外交關係,此後,又三次在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傳達問候
和致意,除了其他內容之外,我談到中國文明對世界和平可能做
出的貢獻。
在督促官方與中國恢復外交關係的時候,我考慮的是整個
亞洲的和平和穩定,考慮的是中國和日本在人類所喊得的成就
中所起的巨大作用。我處理這一問題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中
國和日本必須建立持久的友好關係,此後兩國必須在亞洲建立
和平的事業中充當先鋒,並期望每一個亞洲國家都參與這一事
業。因為這是我在這一問題上的基本哲學,雖然聽起來這一想
法可能過於大膽,但我很早就是中日恢復邦交事業的舉旗之人。
正因為如此,我六次走訪中國,竭盡全力促進與中國領導人及普
通百姓的友好關係壬抱著在亞洲實現和平的願望,我還對蘇聯
進行了數次友好訪問,以建立友好交往的關係。
雖然過多的政治影響使奧林匹克運動會發生波動,1988年
的漢城奧運會--是繼東京之後第二個舉辦奧運會的亞洲城
市,將必定具有重大意義。從古代起,奧林匹克運動會就被
視為千個和平的節日,它是世界各地青年競技和測試能力的機
•會以及人民之間相互交流的聚會場所。全部亞洲國家都歡迎漢
城奧運會給國際緊張局勢帶來的緩和。我深信這一運動會對世
界這一地區的和平具有重要意義。
承認亞洲國家的活力、生命力和潛力,使「亞洲太平洋時代」
將要到來的思想和「泛太平洋合作觀念」非常流行。二十年前,
亞洲的國民總產值,其中包括日本,不足世界總產值的十
分之一。今天,它達到二百萬萬億美元,相當於世界總產值的
20%,而且在我們走向世紀末的時候,似乎會增長得越來越多。
目前,人們對亞洲的興趣主要是對其經濟的興趣;將來,世界這
一地區的貿易額著來會有迅猛的增長。
在這一地區加強經濟合作和相互信賴的關係,這本身具有
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正如歷史所示,當人們只考慮經濟因素
的時候,利益的衝突就要在國家之間產生摩擦。如果發生這一
情況,那末太平洋時代的思想無異於一枕黃粱。我們日本人必
須牢記,出於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恐俱,許多亞洲國家一想起日
本可能會再度成為軍事強國就深為焦慮。即使我們成為一個經
濟強國,如果我們不考慮他們對這一問題的恐懼,我們的作用也
是不能被正確估價的。
不同文化之間的人的相互聯係和相互尊重,是太平洋時代
得以建立的基礎。太平洋時代確實將具有它的歷史意義。1970
年,在十個多小時的會談中,歐洲共同體的創始人裡查德E.考
登霍夫•卡樂奇伯爵對我說,日本必須首先為世界和平竭盡全
力,此後,要為創建明天的太平洋文明而努力。他還說,他認為
世界正處於一個變革的時代,日本必須在從歐洲、美國的西方文
明向以太平洋地區為中心的新文明的轉變中充當領路人。
但是和平是不能以武力來取得的,也不能以經濟和軍事手
段來取得。藏在武力後面的和平絕不是和平。我們絕不能忘
記,亞洲的其他國家五以相當疑惑的目光注視著非常強大的中
國和非常強大的日本,即使它們要努力成為和平的締造者。
去年,在我訪問中國的時候,我在北京大學發表了題為「通
向和平的康莊大道--我的一點考察」的講話,在這篇講話中
我說:「如果我們全面地看問題;我們不能不對這一事實有深刻
的印象,即,中國從總體上來說是一個尚文的國家。」我觀察到,
除了某些非五常時期,中國的情況就是這樣。我不能不看到,對
文明道德和理想的關注一直是這個國家歷史的主要動力。我還
試圖去發現,是什麼力量使個人或民族控制了他們的蠻性的衝
動、控制了他們的破壞的本能。
當然,領導人和人民的選擇將決定中國未來要走的道路。
但是,根據我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中國現在五以2I世紀為
目標從事著變革,並日益取得進步。我坦白地說,為了讓中國十
億人豐衣足食,申國必定會促進經濟的發展,因此會放下大國的
姿態,全力追求和平。而且,中國人深信,他們的下一世紀的現
代化要求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為了贊揚他們對和平的渴望,
並使他們對和平的渴望家喻戶曉,我向北京的領導人要求允許
在他們的城市舉辦我們的題為「核武器:對我們世界的威脅」的
展覽。他們已同意了我的要求。
亞洲和太平洋時代最具有歷史意義的方面是它將放棄以權
威和軍事力量來控制的方式,而代之以文化和人文來控制的方
式。很久以前,我把文化確定為把群眾引向幸福而不使用權威
和武力的某種東西。是否有可能便全部思想觀念在這一點上統
一,是創造新的亞洲太平洋時代的關鍵。那一時代的文明必定
是「人民的文明、人民創造的文明、為人民服務的文明。」
在如此有限的箱幅充分論述日本和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是
不可能的。但是,我要提到一點,我與亞洲各國人民的接觸和我
的其他經歷使我確信-,日本人民必須牢記這樣一點--可能聽
起來像老生常談,但這一點必須說--即,理解亞洲人的心靈。
除非我們日本人理解其他亞洲人的感情和思想方式,在使21世
紀成為一個更美好的世紀這一偉•大的事業中,我們是不能發揮
我們必須發揮的作用的。這就首先必須承認,所有文化的語言、
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歷史,傳統等等在根本上是完全平等的。
統一的情感和信任產生於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和真誠坦率的思
想交流。
教育和文化的交流
所有的文化都具有不同的歷史,都具有不同的發展道路。
我們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在大多數情況卞都是表面化的。在那些
表象背後,交織著各種復雜的因素。要理解這些復雜的背景,既
要求具有一種復雜的目光和盡可能廣闊的視角以包括眾多的因
素,又要求總是心甘情願設身處地地考慮問題。
我在世界各地的走訪便我深信,只要我們採取這一態度,就
有可能與世界各地人民我到共同之處。因此,在承認了學術、文
化和教育的交流的極端重要性之後,我與許多具有不同的歷史
背景、不同的行為方式、不同的風俗習慣的人們舉行了超國界的
坦誠的會談。但是,很不幸,雖然日本是一個經濟強國,可是在
世界的這一地區很少有人尊重日本人,因為很多日本人不能理
解其他亞洲人的心靈。
雖然我在說亞洲的情況,但這一地區實際上包括極為不同
的民族和人民,他們具有許多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用同一
種方式來解決。每一個國家都有其必須做出的困難抉擇。每一
個國家都有其自己內部的發展標準;試圖把一個模式強加在所
有國家之上是危險的。
在一部早先的著作中我說,我認為業洲的和平和繁榮依賴
於傳統的融合和•現代化。去年4月,泰國馬西多爾大學校長納
塔•巴馬拉普拉瓦提博士訪問了日蓮正宗總本山大石寺,並談了
他參觀的印象。他說,創價學會的方法能夠協調佛教和現代主
義,因此它取得了成功和發展。從這一點出發,我們繼續泛泛地
討論現代化和傳統的問題。當時我說,我認為傳統應當是在現
代化過程中閃光的一盞明燈,要想使傳統服務於這一目的,國際
交流就是極為重要的。
我完全意識到試圖把現代化的模式強加於所有亞洲國家的
發展之上的危險。西方國家的現代化大多依賴於重工業和化學
工業的發展,並不一定適於亞洲國家的多樣性和多變性。所有
亞洲國家現在都面臨使傳統與現代化相協詢的問題。日本從
19世紀中葉起就這一問題展開了反復的斗爭,並產生了某些好
的和不好的結果。但無論如何,日本的經濟對亞洲的其他國家
具有可觀的藉鑑價值。
當然,其他亞洲國家對日本的經濟實力寄予很大湖望。但
是在將來,我們不能把我們自己僅僅限於經濟領域的合作和技
術的交流及轉讓,相反,我們必須建立二種自由,公開、多層次的
合作體係,直把這一合作延伸至文化教育領域,並集中精力培養
適用的人材。這將使經濟合作更為有效。
在過去,我已走訪了整個亞洲地區,與國家領導人和普通公
民就教育和文化問題進行私人交流。在將來,我要進一步擴大
這種交流,旨在尋求對其他亞洲人的思想方式的更深刻的理解。
我非常高興地說,每年從亞洲其他國家來創價大學學習的
學生數量都有所增加。這一大學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口號的精神
之上的,這一口號是「當人類和平的堡壘」。我向校方表達了我
的要求,即,讓盡可能多的必能承擔起未來責任的年輕人到我們
國家來,學習一些關於日本的知識,回到他們的國家擔任領導
人。
對於亞洲未來的和平和繁榮來說,沒有任何東西比今日年
輕人之間的交流更令人感到鼓舞和充滿希望。可能我們這一代
不能達到這一目的,但是,我們希望把達到這一目的意願傳給那
些我們的後來人。現在,我們正在加利福尼亞籌建創價大學,並
已在巴黎附近建成了歐洲創價大學語言培訓申心。為了未來,
我建議在亞洲的某個地方建立一所同樣的創價大學分校,在那
裡,來自其他亞洲固家的年輕人可以學習日本的語言和文化,而
且日本學生可以對其他地區進行研究。我相信這樣一所大學將是
一座真正的保衛亞洲和平的文化堡壘。
從去年夏天開始,音樂普及組織「民音」(民主音樂協會)發
起了一係列題為「海路音樂之旅」的音樂會,這在促進文化交流
方面是獨特的創舉,它向人們介紹東南亞的音樂和舞蹈,並試圖
追溯海路文明對日本文化的影響,這條海路曾像絲綢之路一樣
是一條連接南亞國家的重要海上通道。這一音樂舞蹈係列裡的
第一場就是「泰國和沖繩的精彩舞蹈」。
今年,「民音」舉辦的音樂舞蹈係列已演出了第四場。「沿絲
綢之路的音樂之旅」音樂會的特點是中國、蘇聯、土耳其和日本
的演員聯抉演出,來自這些國家的音樂家和舞蹈家在日本聯秧
演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到目前為止,已有IC個國家派
出考查隊來考查他們的音樂,並派演員到日本參加「沿絲綢之路
的音樂之旅」演出係列,它們是中國、蒙古、印度、巴基斯坦、尼泊
爾、伊拉克、阿富汗、羅馬尼亞、蘇聯和土耳其。
1975年,在一篇於莫斯科大學發表的題為「東西文化交流
的新道路」的紀念性講話中,我說:「歷史上再沒有比現在更需要
一條精神上的絲綢之路的時候了,這條精神上的絲綢之路貫穿
全球的所有文化區域,超越一切民族和意識形態的障礙,在基本
層面上把全體人民聯係在一起。」我還進一步表達了一個希望,
即:這一新的精神上的絲綢之路應被設計成不僅把東方和西方
聯係在一起而且把南方和北方也聯係在散起的道路。
「民音」雖然還在很小的範圍內實現著這一理想,但我仍為
之欣慰。
世界文化的豐富多彩性
目前,從經濟方面說,世界大致區分為工業化的北半球和發
展中的南半球。但是,這一區分並不一定準確地反映文化的高
低優劣。在發展中國家中,有的國家的文化成果在全人類的文
化成果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不是從經濟方面說,而是從藝術
和文學方面說,世界具有驚人的多樣性,且非常豐富多彩,簡單
地將其區分為南方和北方是完全不適宜的。
真正的文化交流促進了不同種族和文化背最的人民之間的
相互尊重,在人民的心靈之間締結了一條和平的紐帶,作為"民
音"的創立者,我希望它鱗續促進文化和藝術交流活動,並以此
種方式在走向沒有戰爭的世界的道路上建起一座裡程碑。
除非各亞洲國家的人民獨立地確保他們各自的和平與繁
榮,在亞洲是不會出現持久和平的。但是,亞洲的問題又不可能
在包括歐洲和世界所有其他地區的框架之外解決。再者,為了
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各國普通的百姓必須匯成一個自發的、強
大的運動,最終開闢出一條從亞洲延伸向全世界的開滿鮮花綠
草的和平大道。
現在離2000年只剩15年的時間。在本世紀前50年,世界
各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慘劇,並且至今仍未擺脫衝突和互
不信任的禍根。世界各國人民同心協力變相互懼怕、相互衝突
之趨勢為相互理解、相互信賴、和平共處之趨勢的時代已經到來
了。在這一變革的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40周年的時
候,為了建立一個人民真正起主導作用的世界,我要朝著持久和
平這一目標竭盡全力向前邁進。
(1985年1月26日)